原来,游击队虽然是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但并不就说明游击队没有钱财。其实“当时有很多的钱,什么金子呀、金条呀、钞票呀,相当多”。“机关经常有三四万元存款”。{12}这些钱财都是从瑞金带出来的。只是项英、陈毅认为这是党的经费、人民的钱,发展党的事业、发展部队,都要靠它,所以一个子儿也不能乱用。他们的责任就是切实保管好它,做到万无一失。所以就把它绑在自己的腰间、腿上,并且秘不告人、示人。然而,项英、陈毅的想法,做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就难怪有人要猜测议论,担心领导人背着钱跑到上海去过快活日子,把大家丢掉。
陈毅看到一些人盯着自己腰间异样的眼神,听到一些人背后的各种议论,就和项英商量,觉得由两个领导人秘密保管经费的做法,再也不应继续下去了。陈毅对项英说:“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背这个钱,都是些金子、银子,我们背不起,抛又抛不得。你背着,他就指着你说:‘屁股上翘起这么一坨是什么东西?’银子是白的,眼珠是黑的,黑的看到白的就吸引人了。”{13}接下去,要是有一个谋财害命的人,一枪把你打死,把钱拿走,那损失就大了。果然,后来项英在皖南事变中,被跟随在身边的军部副官处副官刘厚总陷害,就与他身上带着的金子、钞票有关。
陈、项统一认识后,决定把这事付诸民主讨论。他们为此召集会议,将身上藏着的金子、银子摆到桌上,然后由陈毅对大家说:“这些钱是人民的,不是哪一个人的。不是我的,也不是项英的。我们哪里有钱?!我和大家一样,一个月12块钱,扣6块钱伙食,还有三四块抽烟。这些(钱)可以让那些忠实可靠的人去背。万一他被打伤了,你就把包袱解下,背起来。部队就靠这些钱。将来大发展的时候就有用了。”{14}项英补充说,我们有责任通知你们,万一我们牺牲了,尸首可以不要,钱无论如何要拿走,这是党的钱,不能落入敌人手里。大家见早就猜到了的事现在公开了,也就理解了,最后决定由几个最可靠的人分开来背这些金银。从此,大家的心靠得更紧了,队伍也就更巩固了。
事实证明,项英、陈毅他们采取上述办法的结果,是卓有成效地巩固了内部。虽然不免有人背叛了革命,但这只是使游击队更加纯洁、更加有战斗力了。“虽然后来只剩下三四百人,但这些都是革命最坚决的,质量最高的骨干”。{15}
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各种利益的博弈,人们心态的动荡,使得巩固内部的问题异常突出。所谓“维稳”,所谓“和谐”,不就是要巩固内部吗?如此看来,我们重温上文提到的这段历史,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了。(曹春荣)
注释:
{1}{5}{8}{10}{12}{13}{14}{15}陈毅:《忆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回忆中央苏区》,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版,第529、530、516、531、531、532、532、532页。
{2}{3}{4}{7}{9}{11}项英:《三年来坚持的游击战争》,《江西党史资料》第1辑(1987年4月内部版),第3、3、46-47、105、107、103页。
{6}陈丕显:《赣南三年游击战争》,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版,第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