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镇江·报评

卫生部门应让家长确信疫苗安全

发布时间:2011-04-27 11:34  来源:京江晚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25日,卫生部门集中开展了“预防接种日”和“全国疟疾日”的宣传活动,有业内人士估计,我市有1%的儿童漏打漏种疫苗。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这是因为“极少数家长对接种疫苗不太在乎,有的嫌接种的次数多,有的甚至称疫苗不安全”。 (4月26日 《京江晚报》)

  

 就像业内人士估计全市有1%儿童漏打漏种疫苗一样,笔者估计这1%儿童对应的家长中,绝大部分是“甚至称疫苗不安全”的。这一估计有两个依据:一是对接种疫苗乃至对自家孩子的健康,保持愚昧式满不在乎的家长,这个时代毕竟不多,如果有专家非要大肆渲染地拿此说事,未免是在侮辱自己的智慧;另一个依据是,我们的疫苗本就有过“不安全”的前科,并且迄今未能向公众提供一种无懈可击的信任感。

 “不安全的前科”想来不用多说。就在一年多前,山西问题疫苗事件曾经轰动全国,“近百名儿童注射疫苗后或死或残”的事实争议,引发无数家长质疑疫苗安全。虽然后来有关部门含糊其辞的调查结果通报,最终让事情不了了之,但这似乎并未冰释公众的疑惑,反而让事件本身显得更加魅影重重,以至于增添了家长们的相关忧虑。

 更严重的是,这个最终不了了之的“前科”,与接种疫苗原有的种种问题和不确定性,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支撑着“极少数”家长对疫苗安全的怀疑。疫苗应该有的绝对公信力何日恢复,变得更加遥遥无期。

 “证据链”的一环是接种疫苗背后的利益冲动。众所周知,为儿童接种疫苗在绝大多数国家都纯属公益,上世纪70年代我国推行计划免疫之初,所有疫苗也都免费。但反观现在,儿童从出生到上小学,除了可以免费接种10余种“一类疫苗”外,还有数十针昂贵的“二类疫苗”等着他们自费。而包括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在内的种种迹象表明,一些医务人员对接种后者更有积极性。这种难以抑制的利益冲动,很难保证疫苗不出问题,即便“所有疫苗都经过严格测试”。

 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不适反应甚至更严重后果的事例,也是一环。对此,卫生部门通常的表述是,接种疫苗是安全可靠的,除非“相关儿童过敏或有先天疾病”。如果疫苗安全没有出过任何问题,如果出过的问题不是被有关部门,全以“相关儿童过敏或有先天疾病”为由不了了之,那么这个表述绝对是科学可信的。可惜,这些如果恰恰“没有如果”,这就使得原本科学的表述变得形迹可疑,它似乎成了疫苗接种部门永不出问题的一个护身法宝——如果出了问题,也是被接种儿童自己的问题。

 接种疫苗关乎儿童健康,事关祖国的下一代,有关部门有责任、有义务让家长们确信疫苗的安全。如果有谁对此“杞人忧天”,窃以为,不怪杞人应问天。

  梁和峰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