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是享誉中外的新中国开国元帅,他还有两位哥哥却少为人知。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人各有志,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人生之路,然而兄弟情谊甚笃。
同赴法国勤工俭学
陈毅有堂兄弟三人:陈修和、陈世泽、陈世亨。亲兄弟三人,陈毅是老二,兄陈世禄,字孟熙;弟陈世勋,字季让。还有四个亲妹妹。
由于年纪相近,陈毅与陈修和、陈孟熙接触较多,感情也深;其次就是陈季让了。
1918年3月,陈毅和陈孟熙双双考进中国留学勤工俭学会成都分会留法预备学校。1919年春,陈毅兄弟又都考入前30名内,各取得四川省政府旅费津贴400元。1919年6月初离川,在上海登上“麦浪”号海轮,启程赴法国。10月10日到达法国南方大港马赛。
到法国不久,陈毅和陈孟熙被安排到蒙达尼公立中学。陈孟熙和聂荣臻同一张课桌。“勤工”,并不是想象中的容易事,候工三个多月后,兄弟俩终于进了“法国二百家族”之一的施奈德公司当杂工。陈孟熙是油漆工,陈毅是钳工。“俭学”却成为泡影,由于他们参加里昂中法大学抗议法国当局的斗争,陈毅兄弟俩结束了“西方文明”的最后一课。
1921年10月,他们与102名中国学生一起被法国当局“驱逐出境”!陈毅在“波尔特加”号邮轮上,发出了愤怒的吼声:文明的母亲呀,你试想,你这葡萄色的文明,究竟能造出什么佳酿?
人各有志 兄弟分手
1927年5月,陈毅到了武汉。这时,陈修和、陈孟熙和陈季让都在武汉。陈修和与陈孟熙于1925年在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陈修和学炮兵科,陈孟熙学政治科。陈季让则考上迁到武汉的军校第六期,兄弟们意外相聚。
正值风雨如磐之时,兄弟们经常见面,政治见解各不相同,经常争论,但感情却很亲密。陈孟熙因为与陈毅的见解不同,曾竭力劝他脱离共产党,他坚决不肯。因理由不充足,说不过陈毅,哥哥被陈毅批驳得大哭起来,结果也未动摇陈毅的意志。陈修和看到这一点,感到阻止陈毅革命,只有徒伤兄弟们的情感,同意各走各的路。
不久后,汪精卫宣布“分共”,白色恐怖笼罩武汉城乡。陈孟熙准备投入四川军阀刘存厚部,陈修和决心去上海搞造船工业。陈毅让陈季让回四川教书,自己则赶去南昌参加“八一”起义。
在陈修和离开的那天,陈毅送他到武昌江边码头。陈修和只说了一句话:“请放心,为兄的决不做对不起二弟的事!”但是在长期的政治斗争激流里,一个人的前进道路有很多制约因素,他当过蒋介石侍从室的副官,又被派去法国学习军械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