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馒头记不住,吃一记拳头就记住。”这是杭州人的一句俗语,比喻待人再好也不会上心,只要有一次不好他就记恨在心。可如今,这话似乎该倒转来说了,因为馒头染色有毒了,“拳头”变软不痛不痒了。君不见,上海毒馒头事件尚未平息,温州又现作坊毒馒头,而且大部分毒馒头都吃进了高校学生的肚子里?
莫非真要让人不吃不喝去当神仙了?“毒食”如此层出不穷,就不提以前的毒奶、毒油、毒酒、毒大米了,昨天的昨天或者再昨天还报道过瘦肉精、牛肉膏、染色馒头,昨天的今天又现硫磺生姜、硫磺土豆,今天又现毒馒头,真不知明天又会有什么“毒食”打击我们的食欲,丢尽国人的颜面,伤透百姓的心。
为什么,“慢性毒品”老是纠缠着国人不放,以至于“食为天”的民众整天提心吊胆,以至于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变得如此不堪?我想,除了食品制售者利欲熏心、良心喂狗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不得不再提有关职能管理部门的不作为与失察,很多时候检查只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对食品安全重大责任的事很少上心,打击问题食品的“拳头”也太软了,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就拿多年来大量生产染色馒头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来说,看看面对记者采访工人们露出的苦笑表情,再听听工人说的“打死我都不会吃,饿死我都不会吃”。做馒头的不敢吃自己做的馒头,养猪的不敢吃自己养的猪肉,养牛的不敢吃自己的牛产的奶,这早已不是传闻和秘密,工商、质检等部门难道一点都没有听说,非得等到媒体曝光了才去查处不可?
同样的,温州这家“白面+柠檬黄+香精=玉米实心馒头”的黑作坊,也不是开了一天两天了,已经有至少1.1万个染色馒头流入学校,如果有关职能部门没闻到馒头“香气”,那么作为进货方的学校,为了对广大师生的健康负责与把关,事先(哪怕事后)总该了解这是一家怎样的生产加工厂,即便不看它有没有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总该看到“作坊内粉尘、污水随处可见,墙角织起蜘蛛网,原料、添加剂等随意堆放在地面”等不堪状况,继而及时停止进货并向有关部门举报?否则,是不是有其“利益链”之虞?
非得等到媒体曝光、上级领导批示后才去突击查处。这次温州的染色馒头事件,也正是在上海染色馒头被曝光的大背景下被动跟进才查到的。“早都干嘛去了?”我也想问这个网友常问的问题。正如央视对类似事件给出的“顺序”:问题长期存在,媒体曝光,相关部门连夜行动,严肃查处。白岩松谓之“媒治”,离法治还远,都是被动跟进。但我就怕,一个地方出事了,其他所有的地方都像北京一样说自己这馒头没事。更可怕的,不少地方职能部门的官员正悠闲地坐在办公室喝着新茶,“我们这也没事”。
我们很不情愿白岩松总结食品安全事件的那句顺口溜成为一而再、再而三的悲哀现实:“撤一两个官员,抓三四个当事人,关五六天厂子,罚七八万块钱,八九不离十,这样的事卷土还会重来。”面对当下不堪的食品安全大环境,我们得用重典了,这重典不但是针对有毒食品制售方的,同时也是针对存在渎职行为的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要是还停留在“媒治”,那等于“没治”;要是还出“软拳”,那无异于宠信奸佞,恐怕食品安全的恶性循环将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