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众多健康管理机构、养生咨询公司急缺专业人才,但即便开出5000元的月薪,也很难吸引到食品、营养或医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
(4月17日 《京江晚报》)
通常说来,一个行业吸引不来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就业,解决问题的“药方”中总有一味“百搭药材”:劝导相关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然而,在大学生争做环卫工甚至“零工资就业”的新闻层出不穷的当下,这味药的疗效已日益可疑,再拿它说事,未免有扯淡之嫌。
至少以笔者愚见,专业毕业生不愿涉足养生保健业,并非观念之惑,而是自知之明。换言之,食品、营养或医学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不去养生保健业拿高薪、挣大钱,“不能”的可能性,要比“不为”大得多。
这个论断有真实案例做支撑。几年前,笔者曾有个学营养工程的朋友,应聘到一家保健品企业工作,没多久就黯然辞职。用他自己的话说,和那些“非专业”的同事相比,自己既缺乏营销技巧,更不敢把“保健品疗效”吹得云山雾罩,“再干下去会越来越自卑”。
结合养生保健行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既往表现,笔者朋友的表白还真的不是自谦。此前很多年,国内不少保健品企业一直依循这样的铁律:成功不在于卖什么,而在于怎么卖。在这个江湖里,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营销技能,显然比营养保健知识更“专业对口”。与堪捧“奥斯卡最佳口才奖”的张悟本相比,即便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博导,在吹牛这事上也显然缺乏竞争力。更要命的是,当做一件事需要“无知者无畏”式的大胆,专业知识往往就成制约发挥的瓶颈。
养生保健业的种种乱象,当然与这个行业的“发展不成熟”有关,但也是拜不少人的“养生狂热”所赐。在我们身边,把保健品当作药品或者食品长期服用的人并不鲜见,口口相传的养生神话也是不绝如缕。面对爆棚的保健“刚需”,以及人们对养生“包治百病”的厚望,养生保健机构炮制种种神话,实际上不过是因应市场需求之举。向民众传授养生伪知识让他们更加无知,无疑比真正普及养生之道对自己更有利。
当然,人们的“养生狂热”也不是天生愚昧所致。对此,不少业内专家已有分析:“养生热”折射出的是国人的健康焦虑心态,反映了老百姓在一个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看病就医既贵又难的环境中,对待健康的迷惘和躁动。“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不花钱养生就花钱就医”的口号,正源自这种心态。
当老百姓需要养生保健,却屡被养生保健行业内大量的“非专业人士”所误,问题的解决方案似乎应是:把“不专业的”赶出来,再设置一个专业人士才能跨过的门槛。然而,这个门槛现在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