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连发三封电报
就在联合国大会通过美国提案后的当天下午,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连发三封电报给周恩来总理,第一封电报说:联合国大会请我设法使1953年1月12日被中国部队俘获的11名联合国军人员和所有其他仍被拘留的联合国军被俘人员获得释放。考虑到一切事实和情况,在此事上秘书长必须亲自担负起特别的责任。鉴于我对此事的关心,我将欣赏获得机会亲自同您商谈此事。为此理由,我愿意请问,您是否能在北京接见我。我愿建议在12月26日之后不久作一次访问。如您接受我的建议,我愿请问,在哪个时候左右的哪一个日期对您是合适的。
这封电报表示了他急切想来中国跟周恩来总理会晤的愿望。他接着发的第二封电报的意思是试探周恩来,因为他对周恩来是否会很快给予答复心里没底。第三封电报,是想促周恩来尽快答复。
从美国方面来说,他们想让哈马舍尔德来北京,有几方面的考虑。首先,希望利用哈氏的地位和影响,促使中国政府释放在押的美国间谍,这是他们的首要目的。其次,美国人知道,由他们直接出面跟中国政府闹,恐怕闹不出什么名堂,所以,把球踢给联合国,使这个问题国际化,同时也可以借此缓解国内各方对政府的压力。第三,如果哈马舍尔德北京之行没有取得什么结果,那么,这也可以成为美国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政策的借口,同时,也可以压英国、法国等跟它采取一致行动。
周恩来看过哈马舍尔德的电报后,口述了一份指示给乔冠华,要他起草一个回电,阐明中方在美国间谍问题上的立场。在电报中要指出:美国间谍案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我们奇怪联合国为什么不谴责美国违反联合国宪章派遣特务间谍到中国做坏事,反而帮助美国索回它的间谍?! 联合国这样做使联合国的权威地位更加丧失殆尽。
为了澄清间谍案的真相,周恩来强调,要把事件再叙述一遍,并且把其他许多美国间谍对我国进行的破坏活动也列上去。
周恩来同时指出,美国间谍案与战俘问题无关,不能因为空投下来的是穿联合国军军服的特务,就把间谍案与战俘混淆。几年来我们多次发现美国飞机侵犯我国领空,难道任何一架飞机都跟联合国有关? 如果你作为主持和平正义的联合国秘书长,你一定能了解我们的愤慨的正义性和理直气壮,你一定不会认为此时来中国和我们谈判此事是适当的。如果你另外表示愿来访问中国,那么我们表示欢迎。
周恩来让乔冠华根据上述意思拟一个电报稿,乔冠华起草好电报稿后让周恩来看。周恩来看过后,斟酌再三,没有立即发出。
中方没有立即回音。对于中方是否同意哈马舍尔德访华,不仅哈马舍尔德自己心里没底,美英等国也没底。
当时,周恩来认为,哈马舍尔德要来中国是美国政府的主意,他来的目的自然是按照美国人的授意,替美国人说话。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联合国秘书长来中国,对中方也有有利的一面,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更直接地揭露美国的反华罪行,阐明我们的原则立场和观点,特别是可以在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直接做工作。
12月16日下午,周恩来再次指示乔冠华重新起草两个电报,一个如前面所说的,阐述中国的立场,并要求哈马舍尔德将这份电报转发除国民党集团代表以外的其他各国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代表。另一个电报写三句话:一、收到了你要来中国的电报,我们为了和平,为了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我们准备在我们的首都接待你,和你谈有关中国的和平问题。二、关于你来电所提的美国间谍案,我们的立场已详见另电。三、你何时来中国?我们表示欢迎。
哈马舍尔德当天就给周恩来回电,表示“我欣待着同您会晤的机会”,并说正将周恩来的电报分发给各国代表。
中方同意哈马舍尔德访问北京,哈马舍尔德心里踏实下来。美国人也高兴,杜勒斯对联合国的同伙们说,大家可以暂时“保持缄默”,给秘书长一个发挥作用的机会。
49岁的哈马舍尔德出生于瑞典贵族家庭,1953年3月25日,法国代表提名哈马舍尔德为联合国秘书长人选,联合国大会投票表决结果为57票赞成,1票反对。国民党当局的代表投了反对票。在国际事务方面,哈马舍尔德标榜“中立”,表示愿意“充当两大势力间的桥梁”。
对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他原则上表示同意。当时国民党在联合国有不少雇员,有的已到退休年龄,哈马舍尔德表示不再从台湾征聘,以便给以后的中国大陆留有位子,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国民党当局投他的反对票的原因。
日内瓦会议之后,他曾说:“亚洲的一部分(共产党中国)在联合国中没有代表,是一种反常现象,这是一个弱点。” 但同时,他又强调,即使恢复中国的席位,也不能给中国在安理会的否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