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诺奖得主”是“拔尖”出来的吗

发布时间:2011-04-16 16:35  来源:西安晚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仪式在清华学堂前举行,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已有290名优秀学生入选,聘请丘成桐、施一公等一流学者担任教授。清华大学物理系前任系主任朱邦芬院士称,入选学堂计划的学生中肯定会出诺贝尔奖、图灵奖的获得者。(4月15日《新京报》)

 有道是“玉不琢,不成器”,人要成才,少不了也要经历打磨。事实上,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应该说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天分差不多的人,可能因为教育机会的不同,培养方式的差异,最终的成就大相径庭。某种程度上,问鼎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并不在少数,而中国本土培养的人才却无缘这一殊荣,与其说是“橘生淮北”,毋宁说与教育差异相关。

 可见,真要让本土人才也能脱颖而出,跻身国际一流人才,的确首先需要改变教育理念与模式,如何在教育理念上与国际接轨,在教育模式上具备国际视野,都是不容回避的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清华此番推出“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无疑当属有益的尝试。事实上,无论是优选拔尖学生作为培养对象,还是聘请国际知名的一流学者担纲教授,既有好苗子,又有好老师,如此用心良苦的培养计划,的确是志在必得。难怪连清华的院士都对此寄予厚望,并信心满满地称入选学堂计划的学生中肯定会出诺贝尔奖、图灵奖的获得者。

 有信心当然不是什么坏事儿,正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假如对诺贝尔奖、图灵奖连想都不敢想,似乎也缺了点“鸿鹄之志”。但是,当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奔着诺贝尔奖的目标而去,甚至尚未开班便背上了“获奖”的重负时,与其说是让人才培养计划更有的放矢,倒不如说更多显露出功利化的色彩。

 应该承认,既然大师的产生离不开产生大师的环境,诺贝尔奖获得者,当然也需要整体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的支撑。但是,假如认为有了环境便一定能产生大师,有了“拔尖教育”就一定能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显然是犯了颠倒因果的逻辑错误。不仅如此,诺贝尔奖与图灵奖的获得者,其实未必就是大学时代的拔尖学生,仅以拔尖学生作为“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的对象,即便未必会误入歧途,至少也有自设樊篱之嫌。

 一言以蔽之,为了让更多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教育领域的确需要更多的反思,并不断完善,但是真要创建能产生大师的教育环境,教育本身并不能一厢情愿地冲上前台,争当主角,至于培养本土诺贝尔奖得主,也同样不可把“拔尖教育”这条“老路”错当成“捷径”。(武洁)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