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保卫梧桐树”事件一直是舆论的焦点。
梧桐树被大量移栽的消息,公众最早是从微博获悉的。3月9日,南京因地铁建设,开始迁移太平北路沿线的民国时候种植的40多棵法国梧桐。网友将梧桐迁移前后,同一地点绿阴夹道和光秃秃反差强烈的照片上传到微博,并转发给某南京出生的微博名人,希望引起社会关注。
数日之内,网络上有关“南京梧桐”的微博数量就达到数十万条。舆论压力之下,南京市政府宣布将主城区1000多棵要迁移的树减至600多棵,希望以让步措施平息民意,保障地铁的顺利开工。
“少移树”的回应并没有平息南京市民的不满,反而让他们对此质疑:“既然可以少移,那可否不移?”网民们立即发起了“拯救南京梧桐树”活动,声明参加者迅速过万。保卫梧桐树也由“线上”转至“线下”。3月16日,不少南京市民自发走上街头,为可能遭砍伐的梧桐树细心地系上绿丝带,以这种无声的方式表达心中的不满。
3月18日,南京市政府终于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古树名木及行道大树保护的意见》,郑重表态:所有市政工程规划、建设都要以保护古树名木为前提,原则上工程需让树,不得砍树。
纷纷扰扰近半个月“梧桐让路”之争,最终以“移树”工作全面叫停画上了句号。事实上,这场争议不单来源于城市建设与绿地保护间的矛盾,更是源于政府行政与民意回应的调和。在这场围绕梧桐展开的官民对话中,南京市民积极参与进公共事务中,对公共事务表达意见,南京市政府对民意的回应也可谓积极,减缓了舆论压力,最终促成了政府与民意利益的共同化。
“梧桐之争”的圆满解决,可以看做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一件成功案例。公共事务中公众意见的表达与公民参与,已经是现代社会中不可逆转的潮流。公众不仅对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具有高关注度,对公益性的公共事务也投入了更多的热情。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已经不仅是一种值得鼓励的市民化精神,也越来越成为了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社会现实。
南京政府移树本是为地铁施工迫不得已的举动,在政府部门看来,这是为城市建设而非作不可的“科学决策”,没想到爱树心切的南京市民却不买账、不服从。这看似矛盾之处,其实在于长期以来政府习惯于代替公民思考,认为公众总是一群长不大的孩子,而自己则是可以替这群孩子包揽一切的用心良苦的父母。可是,公众已然“长大”,已经有为公众利益作出判断的需求,政府的意见不一定每次都能客观代表公众想法。
政府在行政时,只有让公共决策获得普通民众的认可,才能获得最高的公共收益。获得民众认可的最直接方式,便是“问政于民”,建立常态的畅通的民意表达的机制。在“梧桐让路”之争中,政府的协调举动都是在被动状况下作出,而在许多地方事务中,政府对公众意见置之不理的现象也是大量存在。在这类强势的“大”政府面前,公众参与情绪受挫,内心不满滋生,政府的公信力必然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反之,政府只有将公众参与看作行政决策中的常态,最大限度地容纳和吸纳各种公众意见,才是提升社会运行绩效,全面实现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