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3月7日答记者问时,说了一句很幽默的话:“中国人做人有时候也蛮难的。朋友希望我们施以援手,到底是做还是不做?做了有人说话,不做也有人要说话。”
近来,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主权债务危机,中国为了帮助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采取了增持欧元债权的措施。对此,欧洲的国家和人民是欢迎和感谢的,但依然惹来了一类所谓顾虑和担忧的声音。本来一件简单的互助共赢的事情,却无端地遭到猜疑,确可谓“好人难做”。
但中国人依然坚持自己该做的事情。对非洲的援助,对金融危机下欧洲国家的帮助,坚持不懈地推动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诸如此类,中国人始终保持着最大的诚意,也尽着最大的努力。而面对讽刺和质问,中国人也往往采取一种“沉默是金”的态度。中国古人有句话,“君子寡言”,多少年来,中国人在国际事务中做了许多实事,没说多少漂亮话,正是这种君子风度的践行。
其实,不友好的声音之所以发出,并不是因为这些喊话者多么了解中国,相反,有很多人纯粹是主题先行,为反对而反对、为猜疑而猜疑。他们不理解中国人“君子寡言”的风度背后,不是理屈词穷的软弱无力,而是对“势”、“位”、“为”的坚定认识。
中国人眼中的“势”,不是功利主义的“势利”,更不是某强某霸的“势力”,而是世界形势、历史趋势。杨洁篪说,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趋势不断深入,世界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也在不断向前推进,新兴经济体在迅速崛起。因此,我觉得世界力量的对比正在向着渐趋均衡的方向发展。”这是中国人对当今大势的认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乐于与人合作,愿意走出去到五洲四海广交朋友。
中国人所谓的“位”,也不是要凌驾世界各国之上、谋求所谓“霸主”的地位,而是时时刻刻看到自己的定位。尽管不久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但是中国人不愿意戴这“老二”的帽子,因为比这个总量更现实、更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还有很多。中国总理温家宝曾经说过,无论多么大的数字除以中国人口数,都会变得很小。中国的人均GDP还很落后,而且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中国还有1.5亿人没有摆脱贫困。种种事实都在提醒中国、也提醒世界看到,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距离发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基于对“势”和“位”的理解,才能明白中国人的“为”。合乎道义的事情、援手危难的事情,中国人没少做,所以维和部队去了海地、护航舰队去了索马里、救援人员去了新西兰;属于自己的国际义务,中国人努力在做,所以推动减少碳排放、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中国古人说,“有所不为,有所必为”,这句话在本质上是说,行为要承载着价值观。中国人在国际上作为的标准,要言之,一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二符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
中国人很敬爱一位古代将军,他的名字叫李广。李广这个人德行高远、不善言谈,司马迁对他的评价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子李子虽然不说话,但是果实甜美,喜欢它的人们来往不绝,自然而然将树下踩出一条道路。
你读懂了李广的品格,就读懂了中国人的风度。■ 杨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