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当着教育部长袁贵仁的面宣读了一封自称“没有童年和童趣”的小学生来信。信中说,请郭爷爷参政议政时,一定要强烈呼吁减轻孩子的负担。言辞切切,震撼人心(3月8日《中国青年报》)。
信不长,摘录于下:
北京现在实行的小升初以电脑排(派)位的政策已经变了味,造成了很恶劣的社会风气。说是电脑排(派)位,实际上是抓住家长们担心分到不好的学校的心理,一些家长只好去搞关系、送礼。大部分没有关系的家长,无赖(奈)就给孩子报那些好中学搞的各种培训班,再参加这些学校偷偷组织的奥数、英语等考试,以便为获得这些中学的入学挑选考试先占一个坑,否则,连参加这些学校挑选学生的考试机会都没有。这样的方式坑了整整又一代国家的未来!我们没有周末,全市几乎所有的孩子周末都在上各种补习班,没有童年和童趣,成为各个靠办补习班赚学生钱的人的目标。孩子们的创造性都被扼杀了,如何去建设创新型国家?
瞧见没有,孩子这番话的主要意思就是说,教育发展太不均衡了,结果是乱象丛生。教育改革总是治标不治本,不从均衡发展入手,来一次暴风骤雨式的师资均衡革命化进程,而是搞什么电脑派位,就近入学,用行政命令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结果呢,孩子看到的是众家长搞关系送礼“拼爹”,学生也不能闲,课余就是上各种补习班,哪里还有童年和童趣?
大学有三六九等,没的说;可是中小学不该有三六九等,就是说中小学校际之间的师资资源应该是均衡的,应该最大限度地降低中小学学生择校的可能性。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可是,多少年了,各地要么是举步维艰,要么是不进反退,反正是择校之风不止,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中的苦处除了“拼爹”,就是孩子们没有了“童年和童趣”,创造性被扼杀。
听听孩子的呼喊,我们很不放心的是,各地发展教育的“十二五规划”和“开局之年”的举措,并没有把“均衡”这俩字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且不说城乡之间的差异在加大,就是在一些大中城市,也鲜见为“均衡”而重磅推出的谋篇布局之势,看看那些已成“既得利益者”的这“重点”那“名校”,师资不但“岿然不动”,还在加大力度从外面引进人才,“深挖薄弱学校的墙脚”。这样的局面,怎不令人忧心?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救救孩子,从均衡做起吧,越快越好。(朱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