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企业家曹德旺透露,去年他和儿子向西部五省捐款2亿元,但提出“苛刻”要求:半年内将2亿元善款发放到近10万农户手中,管理费不超过善款的3%,远低于“行规”的10%。曹德旺还组建专业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称若基金会违规使用款项将按善款的30倍来赔偿。(《广州日报》3月9日报道)
一边是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四处高调发钱,一边是福建企业家曹德旺的“苛刻捐款”,看上去毫不相干,但实则二者的指向都是一个,即善款力争以最小的成本发到最需要的人的手中。不同的是,陈光标更喜欢身体力行,亲自发放自然成本最低,而效果也最直接;但曹德旺的“苛刻捐款”,却因为其在程序上与监督上的力图创造出一种模式化的管理方式而成为一个标杆。
对于中国的慈善业而言,陈曹二人的慈善模式是截然不同的,但毫无疑问,曹德旺倡导的严苛管理模式,因为自行制订了一系列的规则,而更具有广泛推广的意义。
诚然,业内人士可以就曹德旺提出的苛刻要求之一——管理费不超过善款的3%是否会影响慈善机构的积极性而进行争论,但我以为,这并非最严苛捐款的重点,毕竟管理费的多或是少,不是没有标准的,也不是说升就升,说降就降的,但每一笔慈善善款是否透明,是否真的用在刀刃上,就目前国内慈善的环境来看,却存在着在监管上并不完全到位之处。
事实上,慈善善款管理与使用虽然有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但在现实操作层面,至少在有些地方,理论与实践是分离的,以至于在某些时候,慈善善款的使用并不透明,而其引发的后果则是,人们对于善款的去向往往心存疑虑。无疑,曹德旺提出的一系列苛刻要求,就在于对现行的慈善方式予以一次矫正,让慈善款项的管理成本降低,从而让善款发挥出最大的边际效应。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曹德旺显然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并试图以此方式在慈善管理的丛林中趟出一条路来。
其实,曹德旺欲走的慈善之路,与国际上通行的慈善机构管理方式在指向上是完全一致的,无论是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抑或是欧美一些著名的私人慈善基金,基本上都雇用了专业人士予以管理及操作,这其实都为中国民间的慈善基金的管理与使用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中国的慈善业,最需要一个透明公开的管理模式,惟此,才能唤起更多人的参与,唤起更多人的慈善热情。从这个层面而言,尽管曹德旺的要求有些苛刻,但却具有广泛的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