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先幸福应帮后幸福

发布时间:2011-03-11 06:42  来源:长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幸福正在成为时尚之词,成为个人追求、政府目标。白岩松的《你幸福了吗?》卖得不错,“幸福城市排名”见仁见智,引人对号入座;建设幸福城市的规划,宏伟而具体,为人民谋幸福的承诺,郑重而坚定。

 什么是幸福,没有众口一词的答案。崔永元称自己的幸福感只有60分,有位进城卖菜大叔的幸福,是挣足够的钱为女儿治病交学费,将其培养成人民教师。学者说幸福只是一种主观感受,寻求幸福的途径千差万别。我以为,温总理所言“让人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是对幸福最贴切的阐释,因为这样一种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状态,更加趋近人的本质,更能反映生活的品质与生命的意义。

 现在,要回答“你幸福了吗?”或者“谁是幸福的?”,也许不再那么茫然无措了。生活中“四心”是否有所安放,就知道自己是否幸福,享有“四心”的程度就是幸福的指数。而“四心”的具体化,无非是工作生活的稳定、高福利、有保障、安全感。谁是享有这种幸福的幸运儿?《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显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

 “非常幸福”还有一些间接的佐证。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逾140万,继2009年以来连续3次超过百万,竞争最激烈的前6个职位考录比例超过3000:1。有的人连续考了8次,屡落屡考,不考个金榜题名不罢休;有些人从机关出来,闯荡三五年的经验“还是公务员好”,于是不得不用心备考,以争个“吃回头草”的资格。《南方周末》头版登载了一幅新闻照片,一位被录取的考生喜极而泣,给家里电话报喜。不是笑容满面,而是泪眼涟涟,如此大喜过望的情不自禁,让人对公务员职业的含金量,不能不充满向往。

 人往高处,心向幸福,这是常情。按现在的情况看,公务员先行一步幸福了,这是好事。事物总是有先有后,就像有先富与后富,也不妨有个先幸福后幸福。没有嫉妒,只有羡慕,自然地见幸福而思齐。于是,眼下还不幸福或者幸福指数不高的人,很需要先幸福者帮他们一把,尽快地奔向幸福的乐园。

 怎样帮呢?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对民生多有体恤。居有福利房,就要想到蜗居者对高房价的无奈;有一份不菲的薪金保障,就该体味低收入群体的艰难、讨薪时的愤怒与无助;享受较高水平的公费医疗服务,还当感受体制外人群看病贵、看病难的巨大压力;对CPI指数不敏感的,要想到每提升一个百分点都会抬高贫困者的生活门槛;个税起征点对某些人来说也许利害不大,但一个适当的起征基数,会给中低收入群体带来改善生活的希望。

 体恤有助于改变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改变办事思路与行政效率。当公务员享有幸福甚至“非常幸福”的时候,就该想到与职务联在一起的责任与义务。身为公务员,不只是因为考得好、运气好,从权为民赋的角度,更是人民的挑选与托付。面对群众谦和亲近一些,行使权力谨慎公道一些,为民办事认真踏实一些,不是为政的高境界,而是必守的本分与底线。政府公职人员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广大群众最大限度地接近幸福,而不是离幸福越来越远。一句话,社会有理由对公务员满怀期待:不只是欣慰于自身先幸福,还应有所行动,帮助人民群众打开那扇幸福的门。(大林)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