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信息时报》3月8日报道)
虽然在我们看来,王委员的这一建议让人莫名惊诧,但她却有充足的理由,比如说,如果农村孩子由于上大学不回家乡,中国文化在农村的传承就失去了载体;农村学生上大学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在就业压力大、城市生存成本高的前提下,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生活会很艰辛等等。可问题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能构成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的理由,甚至可以说,为什么“社会生病”却要让农村孩子“吃药”呢?
事实上,农村孩子上完大学之所以回不去家乡,不是因为身为大学生的农村孩子没有选择权或者说不热爱家乡,而是家乡对农村孩子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的匮乏又与社会资源的分配有直接的关系。表面上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选择权越来越广泛和多元,但这不过是一种“多元的幻觉”,因为目前我们社会资源的分配更多的是以权力为中心来展开,距离权力的远近决定了所能分配资源的多寡,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要涌向大城市,或者越来越多的人把考取公务员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
在我们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之下,这种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对于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来说显得尤其突出。对于不少农村孩子来说,其要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很多时候只有通过考取大学这条路,很多农村家庭即便倾家荡产也要供孩子上大学就是最好的说明。虽然在阶层固化现象日益明显的今天,通过考大学来改变命运的上升通道要比过去收窄了很多,但对于很多农村的孩子,除了这条虽然很窄但却有希望的途径之外,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更为有效的途径。
应该说,比农村孩子回不到农村更悲哀的是,农村孩子即便经过再多努力的打拼,也很难融入城市。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最让人绝望的不是奋斗的艰辛,而是再多的奋斗也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在我看来,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对于不少农村的孩子来说,精神世界的境遇不是变好了而是变坏了,一方面,是自己经过更多的奋斗都很难融入的城市,另一方面是自己无从改变的“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的无力感,其无论在哪里都找不到可以安放的精神家园,别以为不鼓励他们考大学,他们的生活就会更幸福,在巨大的城乡差距、阶层固化的压力面前,农村不会是让人更有幸福更有尊严的“世外桃源”。
真正对农村孩子的爱,不是体现在让其安于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像鸵鸟一样活在一种虚假的“幸福生活”中,而是我们的社会应该不停地进步,逐步消除那些人为设置的障碍、造成的差别。从这个意义上讲,“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残忍,我们的社会,从来都是要为所有渴望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人,创造更为公平的环境,而不是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本来就不公平的命运。(志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