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焦点关注

大学师生的“没关系”与“有关系”

发布时间:2011-02-25 06:27  来源:红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前两天在本地某报看到一个报道,说是本地某大学出台了一个教职工行为规范,第一条明确规定:“不得与学生谈恋爱,不得让异性学生单独进入自己的宿舍,不得进行性骚扰。”违者会在学期工作考核中面临“一票否决”的处罚,直接影响到其职务晋升和职称评聘。

 作为成年人的大学师生,恋爱自由受法律保护,校方一纸规定剥夺人家的权利,实为不妥。禁止异性学生单独进入教师的宿舍,更对自由和人格的亵渎。因为这一规定实质上是预设异性学生单独进入教师的宿舍,会有不轨行为,用一种阴暗的心理来看待师生。在以文明为象征和追求的大学里,定出这样的规定让人感到荒唐又莫名其妙。

 如果用倒推法,是不是说师生恋现象普遍,异性学生单独进入教师宿舍常发生不轨行为,所以才会“特别强调”?我不知实情,不敢妄下结论,但我想起了本周一个被转得漫天飞的贴子——《北大副校长:国内女博士都难逃潜规则》。

 这个贴子里的前北大副校长说:据他们北大教授圈内的统计,全国高校中高达70%以上的女博士被新中国的博导们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顺带被“潜规则”。

 由禁止“师生恋”联想到博导潜规则女博士,并非要证明该校类似现象严重,因而要“对症下药”。仅就上面所举的贴子而言,真实性也颇令人怀疑,因为,被潜规则的人有几个愿意坦承?这样的调查取证如何可能、数据如何出笼?是不是久久未能毕业的博士生对博导的泄愤方式?不得而知。只是有一点可以说明,现在的大学师生关系确实有点让人不敢恭维了。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师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师生关系一直让人温暖向往。古时私塾、书院的师生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的延伸,在“天地君亲师”的排位中,师生关系确实是仅次关于亲人关系的一种亲情般的恩情关系。到了现代学堂,师生关系仍然保持着孔颜那种亦亲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从游”。这是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说的:师生犹鱼,行动犹游泳,大鱼前导,小鱼尾随,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可是现在的大学里,师生关系变味了很多:有师生关系变成老板和员工之关系的;有的师生之间互不认识互不了解;有师生在课堂上各干各的、互不干涉的;有师生发生矛盾、甚至杀害老师的。像师生性骚扰、老师潜规则自己的学生这类校园桃色新闻,不过是种种大学师生关系怪现状之一种,因其八卦而更为人们谈论。

  教育不是冰冷的机器灌输,“教育是要立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大学教育的基石,是使大学之为精神圣殿的根本。师生“从游”,在“从游”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地学到“道”和“业”,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体现了孔子所说的“大学之道”。而当师生关系变异成“没关系”或是“有关系”时,不能不说是大学的一种危机,学术界和思想界对于民国时期师生融洽无间的掌故的推崇,正是对现状的感概与批评。

  为什么大学会陷入这样的危机?原因是复杂的,比如即现在的大学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人一多,难免会让师生关系变得冷漠。但冷漠只是关系之一种,我想说,师生关系的异变还与大学作为一个共同体的日渐松散有关。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大学之理念》一书中说: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反观我们现在的大学,更像是一个谋生之所和职业培训班,老师依托大学拿科研、项目、经费、奖励,养家糊口或发财,学生在此学习职场技能为就业做准备,教书育人退居其次,寻求真理退居其次的其次,大学精神衰落,共同体变得十分松散。

  不是说大学不可以成为谋生之所和职业训练场,而是说,大学不能完全被功利主义牵着鼻子,迷失自己的方向,尤其是名牌大学应该成为追求真理事业的坚守者。但现实总令人遗憾,在功利义义的掌控下,师生关系异化成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少部分本来应扮演道德精英和知识精英双重身份的教授,摇身一变而成“叫兽”,穷尽心思地利用起自己手中那点权力来弄点桃色事件,丝毫也不比社会上那些弄权者差。(廖保平)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