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46.59%,而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约33%,这意味着有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实现市民化。当前,有655个城市正计划“走向世界”,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人民日报》2月14日报道)
忽如一夜春风来,全国城市国际化。“国际化”这样的词儿不算新鲜,之前在很多大学等单位也都出现过,“建设国际一流大学”也喊了多少年了,现在还没见到一个。
啥叫国际大都市?到目前为止还没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不过,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国际性机构集中地等一系列条件都要具备。或者说,你这个都市要有国际影响,和大多数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交流,在世界上要数一数二的,比如纽约、伦敦这样量级的城市。从这个标准看,咱们那183个雄心勃勃的城市差距还真不小,毕竟,很多城市在国内都无法数一数二,连“国内化大都市”还算不上哩。
那么,为什么大家争当“国际大都市”呢?实际上,这样有中国特色的口号凸显的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赶时髦,有“大跃进”之嫌。甚至一些喊出这一口号的城市管理者,对于什么是国际化大都市还一头雾水。但是,不“国际化”无以赶潮流,不与国际接轨无以显示自己的气魄与超前,在这种语境下,九成以上地级市要建国际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不具备条件,不代表没有梦想。我们也无意责备地方管理者的雄心勃勃。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很多城市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很多城市距离“国际大都市”,差距还不是一步两步。
退一步讲,即使某些城市的经济实力有了国际都市的模样,但GDP总量的达标,并不能看作是国际都市的标准。真正实现华丽转身,还需格外努力。比如城市的人文生态、管理水平、公共服务设施等等。城市高楼林立,公众受困于高房价;街路上车水马龙,市民无奈于公共交通之不便;这样的国际化都市,只是一个美丽的外表而已。
更重要的一点,这183个城市的国际化的规划,是由谁提出的?答案应该不是广大市民。作家冯骥才曾说过,中国某些城市的建设是由官员的意志决定的,进入最高层决策时,往往几个官员可以决定一个城市的形态。如果给占城市绝大多数的市民话语权,他们在乎的似乎不是建设国际都市,而是生活的幸福与平安吧?
近日,温家宝总理在向10余位基层群众征求意见时明确表示:“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那些梦想建设国际都市的政府,是否更应该考虑一下群众满意不满意呢?
城市为谁发展,让谁受益?落脚点应该是普通老百姓,让城市的发展更有内涵,而不是盲目摊大这块“蛋糕”,让城市更加“宜居”,百姓更安乐,似乎比国际都市更切实际一些。(来源:沈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