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外交部近日联合发出《关于严格控制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凡不符合规定、无实质内容的国际会议一律不得举办或承办。通知对举办国际会议提出的具体要求虽有8个方面之多,但亦未知详尽与否,概因为有些人擅于钻“制度”空子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导致任何建立了的“制度”永远也都处于“健全”阶段。所以,通知倘若不详尽的话,发了仍然等于没发。
但通知至少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国内令人目不暇接的各色“论坛”固然声名狼藉了,而不少挂着“洋头”的,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领导分量重一点,人马庞杂一点,语言地北天南一点,如此而已。通知明确要求“不得为提高会议规格随意使用‘峰会’‘国际论坛’等称谓”,这就等于表明,我们先前领略的那些“峰会”、“国际论坛”,煞有介事罢了,不乏“卖狗肉”的货色。关于整治会议的通知,这该是比较罕见的一个高规格了。由这两大部门发出,显见因为涉及了“国际”,所以得外交部出面;又因为涉及了“银两”,所以得财政部把关。
谁都知道,开那些无益的会,不仅是形式主义的问题,而且涉及实质,即挥霍纳税人的血汗。场面铺张是一方面,支付专家也还有可观的一笔,洋专家的成色不大清楚,咱们很多走南闯北的专家,其实翻来覆去兜售的就那么点儿玩意。笔者曾经在汕尾办的论坛上就听到过某专家开口闭口“汕头”如何,引来阵阵哄笑。尽管都是大路话,但高额的酬劳仍然是少不了的。当然,对“峰会”之类的主办方而言,这些都是小钱,场子需要声势,地方的“峰会”要请北京的,中国的“峰会”就只好搬动世界的了。主办者与出场者,是个“双赢”的结果,“输”得一塌糊涂的只是纳税人。
通知中还有一句“不得擅自对外承诺提供任何免费服务”,财政部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想来这句话针对性也最强。早几年在全国观众注目下公开上演过经典案例,已证一斑。那是央视搞的“让世界了解中国”节目,中美两位市长出场,互相邀请对方访问自己的城市。中国市长很高兴地接受了。而美国市长在高兴之余,表示访华的费用将是一笔额外开支,不在办公费用之列,需先向有关企业募捐。中国市长一听,立刻表示他将支付其访华的一切费用,在主持人的“辅助”之下,还一一列明这费用包括来回机票、住宿、吃喝,甚至包括赠送衣服礼品。画面里皆大欢喜,但一个“吝啬”一个“慷慨”,当时举国上下即掀起讨论,“慷慨”者被质疑得体无完肤,想必多数国人对此记忆犹新吧。另外,道听体育界人士说,咱们的不少国际赛事,为了打破参赛国家或参赛人数最多的无聊记录,往往也是承诺给人家费用全包。动辄“擅自承诺”所以司空见惯,说明骨子里丝毫没有纳税人意识,那么,这纸没有任何约束力的通知该有怎样的寄望?
“文山会海”是我们的一个痼疾,治理了那么多年,信誓旦旦的“无会月”、“无会旬”、“无会周”、“无会日”都相继登台亮相过,然而瞧瞧成效,非但没有好转,反倒开辟出了“新品种”。咱们中国的事情,该说什么好呢?(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