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焦点关注

处处方便农民工就是处处方便市民

发布时间:2011-02-18 06:51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民工一回乡过年,城市就进入‘服务真空期’。”昨日,市民徐先生托本报记者向“省两会”捎话:“请代表、委员们想想办法,让民工兄弟也能真正在城里安家。”让人欣喜的是,就农民工尽早成为“新市民”的问题,团省委已有专门的建议,南京市更是拿出了给力的举措。(2月9日 《扬子晚报》)

 过年了,城里人才想到“没有农民工,处处不方便”;那么,什么时候过春节将不再“处处不方便”,在笔者看来,治本之策,城市应“处处方便农民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城市化之路。但这些年来,所谓的“城市化”,其实只是“政治城市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城市规模疯狂地扩张,造高楼、建大商场,办工厂;过去30年,城市人口比例每年提高3.2%,按照国际标准,这已是全世界最快的城市化速度了。但问题是,我们的城市化,基本上仅是“农民工城市化”,并没有“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根源更在于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

 而破解城乡二元的困境,关键要破除“电梯论”。

 从心理学分析,上了电梯的人不希望更多的人进入电梯。一者,增加空间的拥挤度;二者,增加楼层的停靠次数会耽误时间;三者影响电梯内的空气质量等等。同样的道理,很多市民不希望外来农民工跟他们抢夺城市有限的公共服务资源,最典型的是农民工孩子就近考大学,城里人极力反对。

 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市民的境况又将怎样呢?处处方便农民工,不说一步到位,起码应是渐进式,在住房、子女上学及高考、医疗保险、养老保障等方面,农民工应与市民平起平坐。

 农民工市民化,就春节而言,市民不再有保姆荒,不再买菜难,也不再修车难,更要紧的是春运探亲不再挤;就宏观经济发展来说,农民工在城市不再“上学难、住房难、看病难、养老难”,那么,他们手头的一些余款就不一定非得统统存银行不可,完全可以将其大部分用于消费,用于扩大内需,用于调整结构,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时候,一个城市有了大量“新市民”的放手消费,又反过来促进税收,促进城市的基础建设。

 从起点到目的地,方便农民工,最终方便了市民。明白了这个简单的人口迁徙经济学,作为市民,特别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应一致强烈要求城市的人民政府一步一个脚印地且尽快地处处方便农民工,帮助他们切实解决生根城市的一个个实际困难。一句话,处处方便了农民工,必将从根本上处处方便了市民。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