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1950年代台海危机

发布时间:2011-02-16 07: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1950年代的两次台海危机,中美双方表面上是军事和外交的斗争,实际上是心理—外交的较量。这种斗争模式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50年代中美两国在台湾海峡上的两次战争危机曾引起世界的震惊和关注。从危机的发展过程和双方的处理措施来看,危机很大程度上是两国之间的一场心理战,即双方决策层在最高战略层面进行的一场兼有多种样式心理战特征的综合较量,其中,谋略心理战、威慑心理战、恐吓心理战的特征尤为明显。在谋略心理战和威慑心理战方面,中国领导人显然远优于美国决策层。对美国来说,恐吓心理战方面的表现特征则较为突出。

中国政府以谋取胜、以战止战

在这两次台海危机中,中国领导层坚定斗争和高深智谋相结合,达到了以战止战的目的。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一步步介入台湾事务。毛泽东1954年7月提出“解放台湾”。中国政府通过国际友人规劝美国撤走第七舰队,不要管台湾事务。美方反以武力相威胁。国务卿杜勒斯叫嚷要用海空军“保护台湾和澎湖列岛”,总统艾森豪威尔宣布要在台湾海峡部署第七舰队,美军舰和飞机频频炫耀武力。为回击美国,解放军9月3日和22日两度炮击金门。但美国仍一意孤行,12月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为显示维护国家统一的意志和决心,1955年1月10日,解放军轰炸了大陈岛。18日一举解放一江山岛,“在军事上给予美国一个有力的回击”。至2月底,又解放了渔山列岛、批山列岛等岛屿,并全部收复浙江沿海岛屿。

对于中国的军事行动,美国决策层反应强烈。1955年1月,国会授权艾森豪威尔必要时使用美军来“保证”台湾和澎湖列岛安全,被中国政府斥之为“战争咨文”。

中国领导人刚柔并济,对付美国的战争威胁。1957年底,美方欲借口停止中美大使级会谈。中国当即表示虽愿谈判,但如美方不愿谈,中方也可中断,“美国如果想打仗,我们也可以奉陪”。1958年8月23日,解放军第二次猛烈炮击金门。9月4日,中国宣布12海里领海,后又严正警告美国:如继续侵略和干涉中国,须承担“一切严重后果”。

美国无视中国的声明。其军舰9月7日开始为国民党军运输船护航,想给中国政府出难题:如果不打,已宣布的领海宽度等于白说;如打到美舰,中美之间就有可能越过战争边缘,兵戎相见。毛泽东毅然决定“照打不误”,只是“只打蒋舰,不打美舰”。结果,护航的美国军舰一炮未发,在解放军炮击后便不再护航,为避免“发生冲突”,停在离卸货的海滩3海里以外的公海上。在此后的炮击中,美舰如法炮制,每每迅速撤至公海。

此时,中国政府又调整了策略,决定边打边谈、以打促谈。9月8日,周恩来在谴责美国的同时,倡议“同美政府坐下来谈判,谋求台湾地区紧张局势的和缓和消除”。毛泽东10月13日给福建前线解放军的命令则明确指出:“金门海域,美国人不得护航。如有护航,立即开炮。切切此令!”

美国政府很快软了下来。国民党舰船遭炮击后不久,艾森豪威尔表示中美可以“立即恢复谈判”。美国此时想把台海政策从“战争边缘”转为“脱身”,企图以金、马换台、澎,制造“两个中国”。为了不让美国“脱身”,避免形成“两个中国”,中国政府10月25日宣布对金门实行单日打炮,实施继续让蒋军留驻金、马的策略。

美国高层乏谋缺变、炫耀武力

美国政府在应对和处理台海危机时处境困难,只是屡屡“炫耀”武力进行恐吓,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有点无奈之举的味道。

对于炮击金门,艾森豪威尔后来承认这是他上台18个月以来遇到的最严重问题之一。由于难以判定中国的意图,美国决策层面对两次炮击,均未能出台一致意见,有的主张派兵“保卫”,有的持反对意见,也有的主张把沿海岛屿问题提交联合国。

美国领导人对1955年1月解放军进攻大陈岛的意图更是摸不着头脑,对后果估计得比较严重。艾森豪威尔担心进攻大陈岛是中国采取更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前奏。美国威胁的调门不断提高:杜勒斯称美国已经研制出威力强大的新式武器;艾森豪威尔威胁如台海发生战争,准备使用战术核武器;美国海军称已制定对中国发动先发制人进攻的计划。美国政府虽表面如此,却心中发虚。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表示愿同美国坐下来讨论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艾森豪威尔很快便回应“准备谈判”。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正式开始。

但没过多久,美国又使台湾海峡危机急剧升温。1957年,美国在台湾部署可携带核弹头的“斗牛士”导弹,修建可供B-52战略轰炸机使用的机场,中断中美大使级会谈。1958年,组建“美军驻台协防军援司令部”,派兵武装干涉黎巴嫩,并声称随时准备像在黎巴嫩那样在台湾海峡登陆。

中国不吃美国那一套,1958年8月再次炮击金门。美国政府一面对中国横加指责,一面数次发出武力威胁。它命令远东部队采取“预防性防御措施”,重申美国武力“保护”台湾的“责任”,急调大批第七、第六舰队舰只云集台湾海峡,从本土和日本、菲律宾等地调兵,把3门可发射核炮弹的大炮运上金门,还在台南部海域举行以大陆为假想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为使上述行动引起中国注意,艾森豪威尔还特地指示国防部给媒体透露消息。

美国领导人自感在谋略方面不是对手。中国政府决定对金门实行单日打炮,国民党也很“配合”,这使得美国政府摸不清头脑,艾森豪威尔自嘲“是不是在进行一场滑稽歌剧式的战争”?奇怪之余,他和杜勒斯感叹道: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领导人都是“阴谋家”,要玩心眼儿,自己不是对手,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美国军舰开到台湾海峡。

双方之“战”皆为不战

中美采取的军事行动都到了高度备战的层级,但双方都是因为不愿冒险与对方发生冲突,想法试探对方的意图和底线。

面对美国的威胁,中国领导人态度坚定,但行动谨慎。在进攻一江山岛的策略上,中央和毛泽东认为应尽量避免刺激美国,后决定暂缓进攻大陈岛,以免事态扩大。第二次炮击金门时,毛泽东先是决定推迟炮击开始时间,后又明确提出炮击要“直接对蒋,间接对美”,尽量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武装冲突。通过再次炮击金门,中国领导人一是要“侦察美国人的决心,考验美国人的决心”,对美国的心理底线进行试探,二是要表明“中国人民就是敢于在太岁头上动土”。经过这两次炮击,毛泽东摸到了美国的战略底牌:貌似凶恶,其实是一只纸老虎,并不想越过战争边缘和中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

美国方面,其决策者则从来就没有搞清楚中国的真实意图,也未敢承担重要义务。美国虽原则上同意与台湾缔约,但先决条件是此约须“是一个真正的防御条约。如果缔约另一方进攻,我们不予保护”。最后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仅“指台湾和澎湖列岛”,对美国是否承担保卫金门、马祖则只字未提。为防事态失控,艾森豪威尔自己始终牢牢控制着在台湾海峡采取进攻性军事行动的最终决定权和指挥权。当时美国要对中国采取的常规军事行动只是停留在军方的建议和决策者的讨论层面,并无具体的实施计划。

艾森豪威尔不愿与中国打仗,也不相信中国愿意与美国打仗。首次炮击金门时,两名美国顾问被打死,美国一直没做声。在为国民党护航时,艾森豪威尔命令美舰不要进入3海里(美国承认的领海)之内,美国空军的活动也只限于台湾海峡中美国划定的分界线以东。艾森豪威尔虽然获得了在台湾海峡使用美军的“绝对”权力,但却始终没有确定具体标准——在何种情况下构成上述威胁。就连叫嚷反共最凶的杜勒斯也在1954年9月反对美国匆忙对炮击金门做出反应,以免重蹈法国在奠边府的覆辙。一向行事谨慎的艾森豪威尔更是力避与中国发生摩擦,担心被蒋介石拖入“第三次世界大战”。

1950年代的两次台海危机,中美双方表面上是军事和外交的斗争,实际上是心理—外交的较量。这种斗争模式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作者:孟庆龙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