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恐聚族”的恐惧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2011-02-12 11:53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世纪70年代的聚会是纯净水,80年代的聚会是矿泉水,90年代的聚会是自来水,现今的聚会是污水。”这是一名网友对不同年代“聚会”的形象比喻。时下,无论是家庭聚会、朋友聚会,还是同学聚会、同事聚会,越来越像“攀比会”。由此也催生出了一个新的族群——恐聚族。

  (2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做什么工作?开什么车子?房子是买的还是租的?现如今,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聚会,这都是三个必答题。在这个浮躁的年代,纯洁的聚会越来越落入俗套,渐渐沦为一个攀比的舞台,成为少数意气风发者的独角戏。而那些买不起房,开不起车的“穷同学”、“穷同事”、“穷朋友”只好远远躲着、看着,以各种借口推脱逃避盛情难却的聚会,继而就被扣上了“恐聚族”的帽子。

 先算算这聚会的经济账。聚会就要有场所,并且这场所还不能太寒酸,没看见有跑到公园或者路边快餐店搞聚会的,最起码也要去差不多的酒店,酒足饭饱,意犹未尽还要去KTV高歌一曲,吃饭、喝酒、唱歌哪一样不得花钱。不管AA制还是轮流坐庄,一年算下来,对于工薪阶层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其实这“恐聚族”和“恐归族”“恐节族”一样,缺的都是银子,有了钱,底气足,腰杆硬,谁还“恐聚”?

 再来品这聚会的味道。其实不管是哪个年代,聚会的最初目的都是相同的。多年未见的同学,相处不错的同事,久未联系的朋友,需要有这样一个平台来怀旧和交流。交流就需要有一个共同的话题,一个关注点,当今社会,除了收入、车子和房子,还有什么能激起大家的兴奋点?于是乎,通过聚会,一些人的优越感膨胀了,一些人的挫折感滋生了,浓浓的同学情、朋友谊慢慢被稀释。有人在攀比中找到了满足,有人则陷入了失落。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聚会的性质也在变,忆往昔,怀旧情的聚会慢慢也成为过去传说。还好这聚会不是开会,非去不可。同学聚会也好,朋友聚会也好,手头紧,可以不去,感觉伤自尊,没面子也可以不去,少吃一顿饭,饿不坏肚子,多见一次面,感情也不见得浓上几分。(于静)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