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焦点关注

领导干部如何度过春节“高危期”?

发布时间:2011-02-03 06:26  来源:人民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又一个新春佳节。能否做到廉洁过节,是对每一个领导干部的重大考验。

 节日前后是走亲访友、礼品馈赠的“高峰期”。一些为自己谋取不正当或非法利益的人往往乘此机会向领导干部送礼行贿。这种以人情往来的名义发生的行贿者与受贿者“一对一”的关系,私密性很强,受贿者往往抱着侥幸心理接受。因此,节日期间就成为权钱交易的“高发期”,而对领导干部来说也是犯错误的“高危期”。

 针对这一情况,每逢节假,各级党组织、纪检监察机关就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专门下发文件提出要求,有的地方还集中对领导干部进行警示谈话,也有的地方通过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形成对领导干部的威慑。这些举措对于预防和减少“节日腐败”都是必要的。

 但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对于这类警示和提醒能否引起高度重视,自觉做到廉洁过节,还在于领导干部自己把握。许多被查处的严重腐败分子,就是对组织的劝告充耳不闻,有的从恶之路从节日收礼开始,有的节日收受别人的钱财在受贿总额中占有相当比重。可见,廉洁过节非小事,不廉伸手要深思。

 节日收礼受贿的过程,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但对于收受者身心的影响却不是一时的。利用节日的掩护,以人情往来的名义“一对一”收受别人钱财,看起来私密性、隐蔽性很强,其实背后的“不测之忧”也很多。

 送礼行贿者来的是一个人,但要动用大量的钱财,有许多相关联的因素。假如是私企老板,他在向甲领导送礼的同时有也可能向乙领导送礼。乙领导如果“出事”,必然涉及私企老板。私企老板在办案人员调查中很可能连甲领导也牵连出来。送礼者假如是官员,很可能动用的是公款,在此过程中,必然有财务支出发生和其他人员参与,不可能密不透风。如果送礼的官员有朝一日“翻船”,收礼的领导干部也可能由此暴露。而那些善用金钱“攻关开道”的人多是无德之徒,他们拜年的实质是“拜权”,看重的是权力而不是友情,在其愿望和要求得不到满足或领导干部失去权力再也没有利用价值时还有可能将收礼者出卖。正所谓“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绝对安全的收礼受贿是不存在的。

 另外,“拿了别人的气短,吃了别人的嘴软”,领导干部收受礼金礼品尤其是大额礼金、贵重礼品,就欠了人家一份人情,总记着要为行贿送礼者办事。而办这类事情,大多数情况下要违反规定和原则,在日益严密的监督和制约下需要煞费苦心,同时在良心的谴责下内心也要经受一定的煎熬和冲突。如果不按请托要求办事,还怕人家报复和检举。

 于是,一个人收受了礼金和礼品之后,给人家办事也好,不办事也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东窗事发”,这样就会惴惴然、惶惶然,总觉得有些不踏实。相反,如果领导干部保持清醒头脑,自觉做到洁身自好,以高尚的人格不与私企老板、大款大腕、包工头同流合污,以坚强的党性义正词严斥退拉关系走门子的下属领导,以淡然的心情对个别领导干部收受礼金礼品的现象嗤之以鼻,不收别人的礼,不欠别人的情,不办违规的事,就真正能够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轻轻松松生活。

 节日本是喜庆的、祥和的。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节假都应该过得内心和谐、身心放松、阖家欢愉,而不应该由于过节不廉导致心神难宁,为此后的幸福、仕途、事业埋下祸根、留下隐患。但愿我们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能明白这样的道理:廉洁过节心自安! (杨越)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