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张克侠的入党经过,和那个时代许多地下工作者一样,十分曲折而富有传奇色彩。张克侠1923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他看到冯玉祥部队纪律比较严明,训练认真,遂主动进入冯部。翌年1月,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张克侠十分向往,遂冲破重重险阻南下广州。他担任过孙中山大本营军政部少校科员兼陆军讲武堂教育副官及军士队队长等职。1925年北伐开始,张克侠任营长。不久冯玉祥部队也誓师北伐,张克侠离开广东回到了西北军。
早在张克侠上军校的时候,他母亲不幸患病,又双目失明,无人照料。在亲友的支持下,母亲为他定了亲,姑娘名叫李德璞,出身农家,为人朴实,秉性刚毅,心地善良。他们于1918年结为伉俪。
想不到这桩普通的婚姻,对张克侠后来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不光是因为李德璞是位典型的贤妻良母,默默地撑起了这个家,承担了张克侠在外行踪不定甚至生死不明给家庭带来的种种艰难困苦,更主要的是她的姐姐李德全和当时的风云人物冯玉祥将军结了婚(冯的前妻刘德贞于1923年因病去世)。这为以后张克侠在西北军中能长期立足造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但张克侠的步步高升,却并非因为他是冯玉祥的连襟而得益。他从广东回来时,冯玉祥对这位营长只给了个学兵团团副的职务。好在张克侠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聪颖过人,既富有教育训练的经验,又能带兵打仗,还能运筹帷幄,参赞戎机。他曾在台儿庄大战中协助张自忠指挥五十九军重创日军板垣师团,从此声名鹊起,在西北军系统被誉为“智囊”、“夫子”,享有很高威信。
张克侠曾于1927年春到莫斯科留学,进入中山大学学习。中山大学实际上是一所传授马克思主义的高等学府,张克侠在这里接受了革命真理的熏陶,初步树立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决心,并提出了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申请。
恰在这时,学校里的中共党组织得悉蒋介石叛变革命的消息,对张克侠这个国民党中级军官,也就关上了大门。
1928年张克侠离开苏联回国。临行前,党组织派人和他谈了话,指出:目前中国革命正受到严重威胁,国内白色恐怖猖獗,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你能在这样的时刻提出入党申请,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尽管你在莫斯科未能入党,但和你一同回国的张振亚(即张存实,共产党员),会向党组织汇报你的情况,希望你回国后继续争取。
在焦急、企盼的心情中又度过了一年多。一天,张存实来信通知张克侠到上海,接头地点是静安寺路的一个教堂,接头人是一个名叫董健吾的牧师。
当时上海血雨腥风,大批共产党人被关押、被追捕、被杀害。张克侠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于1929年7月来到了上海滩,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暗号,很顺利地见到了董健吾。这位大牧师外表上是个地地道道的传教人,暗中却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历史就是这样不可捉摸而又富有戏剧色彩。
过了两天,张振亚秘密找到了张克侠,叫他先租间房子住下来,等待党组织派来的人和他谈话。又过了两天,果然来了一位同志。他对张克侠的情况相当了解,经过当面考察后,要张写一份入党申请书,介绍人是张振亚和李相武(也是张克侠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又过了一些时间,党组织派人正式通知张克侠:中央已批准你为共产党员,是特别党员,你不要与地方党组织发生关系,不要随便向人暴露你的党员身份,要严守党的秘密,遵守党的纪律。以后,党中央会直接和你联系。至于你提出要去苏区工作,组织上经过反复权衡,认为你回到西北军去工作更为有利,这是党的需要。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是伟大的、艰巨的,要动员和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党组织相信你一定能够愉快服从,并胜利完成党交付给你的一切任务。
当时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和军事部长是周恩来。作为党中央直接掌握的关系,张克侠在周恩来的关怀和领导下,开始了他在国民党军队中的秘密工作生涯。党组织还给张克侠规定了与党秘密联系的方法,确定他写信时使用的假名叫“张先远”。
1938年,张克侠随冯玉祥到武汉。其时武汉设有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和长期在西北军从事党的工作的宣侠父,以及罗炳辉、张爱萍、张经武等同志,常到冯玉祥处晤谈。张克侠第一次见到党的这么多领导人并聆受教诲,深感荣幸,特别使他这个长期孤身战斗在敌营的地下党员,感受到莫大慰藉。
后来,张克侠奉命到前方任第五十九军参谋长,叶剑英作为党确定的他的联系人,特地邀请董必武、罗炳辉和王明夫妇(王明时任中共长江局书记)等八九人,在一家名叫“普海春”的饭店专门为张克侠设宴饯行,体现了党组织对一个战斗在敌人营垒里的地下党员的关怀和爱护。
一晃又过去了八年。抗日战争胜利了,可是蒋介石又把中国拖入了内战的深渊。尽管国民党军队、特别是那些“杂牌”不愿打内战,但军令如山,蒋介石让你进攻解放区,你还能不硬着头皮执行命令吗?
1946年初夏,爱国将领冯玉祥眼看全国性内战已无法避免,他想出了一个“新、旧西北军大联合,以武力阻止内战”的方案,命令老部下李兴中(曾任第二集团军训练副监、第十七路军参谋长、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等职)秘密奔走于冯治安、刘汝明、孙良诚、吴化文、张岚峰各部,并和已经起义的郝鹏举、魏凤楼部也取得了联系,准备将上述原西北系部队集中到徐州一带。冯玉祥则从南京前往徐州,届时振臂一呼,组织他的旧部开展反蒋、反内战斗争。
但是,这个方案只是冯玉祥的一厢情愿。他从1930年中原大战失去兵权后,老部队作鸟兽散,手下将领纷纷依附新的主子。不少人知道冯玉祥并不能给他们带来高官、厚禄、权力、金钱、美女,所以找出种种借口予以推托,不愿再依附故主。有的即使情愿,但力单势薄,冯玉祥的这一反内战计划只得告吹,胎死腹中。
蒋介石深知这位拜把的“大哥”怀有二心,遂给了冯玉祥一个“水利考察特使”的头衔,要他出国,实际上是将冯放逐海外,以免留在国内碍手碍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