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治理通胀要拿公路收费开刀

发布时间:2011-02-01 07:00  来源:世华财讯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目前中国通胀水平居高不下已是不争的事实,原材料价格及工资的上涨也在成为通胀的推手。中国的消费者在成为消化通胀主力的同时,也承受着被通胀消费的“折磨”,高通胀时代,中国政府治理通胀之路又在何方?

国家统计局24日公布的数据又把通胀的阴影压上百姓的心头,1月中旬全国50个城市监测的29种食品中,有27种出现不同幅度的价格上涨。加上“南冻北旱”天气和春节前夕备货热潮的影响,中国食品价格持续攀升。商务部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此前已连续四周上扬,蔬菜价格涨幅尤为明显。

价格监管部门不能把这种上涨视为短期因素,从而抱有侥幸心理,在春节期间一限了之。必须看到,气候灾害近年来愈演愈烈,农作物产量不稳定成为常态。原材料价格及工资的上涨也在成为通胀的推手,最近家电、乳制品、保健品等行业纷纷对产品提价,说明企业对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已到极限,必须通过产成品涨价来转移给消费者。所谓消费者,其实就是消化通胀压力的那群人。

那么,消费者又被谁消费了?如果把这类充分竞争行业的企业看成是“消化”消费者的人,那他们不免有点冤大头。我们餐桌上的食物虽然由企业生产,但这些食物在进入市场之前要经过多少关卡,并不容易被我们感知。世界银行的测算数据显示,中国流通费用占一般商品价格的50%,占农副产品价格的70%。也就是说,我们每消费10块钱,至少有5块被“流通”了。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在18.1%左右。这一比例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两倍。有分析人士测算过,如果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发达国家10%的水平,则全年中国可节省物流成本31,000亿元。2010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5万亿元。假设节省的物流成本中,消费品占1/3,则相当于去年全国消费品可降低售价10,300亿,降价比率为6.9%,如此一来,解决中国CPI涨幅过大的问题就绰绰有余了。

河南天价过路费案告诉我们,物流成本过高的重要原因并不在物流企业和卡车司机,而在于中国的公路收费制度。根据测算,这个叫时建峰的河南农民运营的卡车,每通行一次当地的高速公路必须交1,560多元过路费,而运输所得利润不到43块钱。在这个案例中,物流总费用至少80%由过路费产生。

目前,全国96%的高速公路、70%的一级公路、46%的二级公路都是依靠收费公路政策建设起来的,路上每隔30公里左右甚至更短就要收费,使得中国公路收费站泛滥成灾。不仅如此,超期收费、不规范收费乱象丛生。人们都在寻找中国商品价高的原因,生产者不赚钱,运输户一不小心就赔本。一方面是市场短缺,一方面是农作物宁可烂在地里也无人外运。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的很多消费品比美国还贵。

人们对过路收费带来的巨大成本严重不满,也容易造成一定的社会动荡因素。天价过路费事件不到两周,高速公路收费事件再次进入人们视线。1月22日,因对公路收费不满,200多辆货车拒走新建成通车的三峡翻坝高速公路,三峡坝区北岸的夜明珠码头往重庆方向的载货汽车延绵近千米,宜昌市内交通也因此受到影响。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