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红军曾经发行过无纸的“战地快报”

发布时间:2011-01-25 06:24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中国工农红军早期创办和发行报纸的历史上,在那种极为特殊的历史环境下,红军曾创办发行过一种在世界报刊史上别具一格、十分奇特、独一无二的报纸,即不是选用“纸”作载体、而是选用“树叶”作载体的红军“战地快报”。

 红军创办发行无纸“战地快报”的特殊历史背景是,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万大军,任命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指挥,任命被称为国民党军队中“铁军”的第18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采用“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杀气腾腾地发动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面对强敌的军事进攻,毛泽东针锋相对地采用“敌进我退、诱敌深入”的战略战术。1930年12月30日,在毛泽东运筹帷幄的巧妙指挥下,红军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在龙冈全歼国民党军队第18师,歼敌9000余人,活捉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国民党军队第18师师长张辉瓒,给敌人以致命打击。红军取得龙冈大捷的当天,鲁涤平在发给蒋介石的电报中无可奈何地哀叹:“龙冈一役,十八师片甲不还。”龙冈大捷后红军乘胜前进、扩大战果,又在东韶歼灭敌军谭道源师一部。这样一来,红军5天之内连续打赢两个胜仗,共歼敌15000人,淋漓痛快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围剿”。这一辉煌战果使亲自指挥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作战的毛泽东,十分兴奋、诗兴大发,挥毫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不朽军旅诗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在诗词前半部分毛泽东写道:“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的龙冈战役中,活捉了国民党军队第18师师长张辉瓒,这在当时具有特别突出的鼓舞军心、民心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因为一是中国古代军事家早就有“擒贼先擒王”的军事思想,在两军对阵作战中,胜方只擒贼不擒王,只算小胜、局部胜,不是大胜、全胜。红军在该次战役中圆满实现既擒贼又擒王的全胜,自然具有鼓舞军心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二是张辉瓒此前在江西杀人如麻、残酷杀害了大批革命群众,被当地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地称为“张屠夫”。也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才在其庆贺该次战役胜利的军旅诗词中,把张辉瓒这个名字写进诗词中,特意写了“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一句,以此凸现红军活捉张辉瓒对鼓舞民心的重要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

 上述历史背景向人们昭示,迅速把红军活捉张辉瓒的消息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出去,对鼓舞军心民心皆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于是红军中众多宣传员,都想争先恐后地把红军活捉张辉瓒的特大喜讯迅速传播出去,让更多红军官兵及中央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先睹为快、先闻为快,以解对“张屠夫”张辉瓒的心头之恨。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国民党军队的严密封锁,当时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根本买不到纸,没有“纸”怎么印刷成“报纸”来宣传红军取得的振奋军心、民心的胜利战果呢?于是能否选用其他材料作载体宣传红军取得的胜利战果,就成为了大家一起动脑筋想办法的目标。

 当时在红四军中一位名叫郭小才的宣传员,他比较年轻,头脑也灵活,他灵机一动,产生了选用“树叶”代替“纸”作载体,创办“战地快报”来宣传红军战绩的念头。于是郭小才很快从房东家中的柴堆里,挑选出许多张又大又厚的油桐树叶,用毛笔在油桐树叶上写下“活捉张辉瓒”这一特大军事新闻,然后以“战地快报”的形式,发送到周围部队官兵及根据地人民群众手中。收阅了该“战地快报”的红军官兵和人民群众,亲切地称该“战地快报”为“叶报”。这样一来,在1800多年前就发明了造纸技术的文明古国,中国工农红军又发明创造出用油桐树叶做载体、被称为“叶报”的“战地快报”。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两种发明各有千秋、交相辉映,各有其独特的历史意义。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叶报”因不好保存,加之红军战事频繁、不断转战,致使这些“叶报”未能保存下来,“叶报”最初创始人郭小才,则在抗日战争中为民族抗战胜利英勇捐躯。(赵宝云)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