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刘兴林即将退休,早在1993年,他就被评为副教授,17年过去了,要退休了,还是副教授。他未能晋升职称与11年来不发表论文有关,而不发表论文是因为他不满一些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潜规则。
在这位“倔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越来越珍稀的知识分子风骨,坚守自己的做人底线,不随波逐流,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职称只为称职,确实让人敬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刘兴林是个真正无愧于“师范”二字的师范大学老师。
自然,一个不遵循“规则”的人总是要被“规则”惩罚的。一些“核心期刊”每版3000字600元~800元的“版面费”,你付了貌似吃亏,但论文发表了,个人评职称就有了资格,学校的“科研水平”也上浮了一个刻度,于刊于己于校实在是“多赢”的结果,某种程度上还对全中国的科研发展助了一己之力,不然,要是大家都学刘老师,我国发表的论文总数怎么会打入世界前三呢?你不肯付“版面费”,不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为了个人的“面子”却让学校伤了“里子”,甚至影响科研经费的申领,如此消极怠工,职评岂能让你过关?职评不过关,你当然不能与别人“同工同酬”,每月退休费也比别人少很多,够你后半辈子受的。
刘兴林老师的下场,很让人心寒,但是,受害的仅仅是刘老师吗?(洪信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