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切换图片

城市为何成为自招生的“主产地”?

发布时间:2011-01-20 07:21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清华招办主任说,今年通过清华初审考生中约1/4学生来自于县级或县级以下中学。此前复旦大学校长坦言,自主招生对农村学生不公平。除了出行住宿等高成本外,五花八门的考试内容也成了农村学生通过自主招生的“绊脚石”。(1月13日《新京报》)

 坦白说这条新闻只是陈述了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尽管很容易激发公众对教育公平的某些情绪,却无助于城乡教育失衡顽疾的纾解。有两个逻辑需要厘清:一者,自主招生的实质是高教的“掐尖行动”、而不是教育部门的“送温暖”,对具体的制度设计而言,只有能力与素质的区别,而无须考量身份的差异;二者,自主招生是教育领域的“高消费”,类似于艺术加试,考试成本与专业成本是个不争的事实,幻想“有‘考’无类”显然不太现实。

 说这些的意思,当然不是说农村考生就活该被拒绝在自招蛋糕的门外,而是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城乡考生在自招制度上的差异,并不是由于自主招生本身造成的——这就好比消费奢侈品的多是富人,但决定消费能力的并不是其“富人”身份,要改变穷人的境遇,不是要限制富人消费奢侈品、而应该让穷人的钱包鼓起来。同理,大中城市成为自招生的“主产地”,并不是因为高校选拔优等生的“眼光”有了偏见或成见,而是天资聪颖的农村孩子,为什么在后赋因素的制衡下难以成长为优等生?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农村考生缺了些什么:譬如,报考一所学校食宿少则上千元,多则几千元,这笔开支对不少农村家庭是个天文数字;再说考试内容,“偷菜”、“网瘾”等年度热门话题都进入了试题,农村考生的知识面受到考验。这两个现象背后对应的是什么问题?一个农村家庭,孩子考试的成本都支付不起,如果不是考试方趁火打劫,唯一的解释就是代际关系放大、而公共政策又未能及时雪中送炭;至于热门话题云云,这个需要拷问热火朝天了这么多年“素质教育”的责任,说起来个个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为什么到了时代话题上就歇菜?

 作为一名曾经的基层中学教师,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我们固然要反思大中城市为何会成为自招生的“主产地”,同时,我们更要反思:为什么县级或县级以下中学往往常年创造出高考的“神迹”?中国教育界早就存在一个悖谬的现象:越是“神奇”的基层中学,其所处的经济区位越是贫困。其实,谁也不是神仙,当你把大把青春用来遨游“题海”的时候,不认识“偷菜”、不知晓“网瘾”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失衡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与这个事实最合理的对应就是自主招生等环节的某种吊诡。换言之,如果自招生的来源上城乡平分秋色,招考制度恐怕要招致更多的质疑与追问。

 教育公平,应该是先有程序上的正义,然后才有目的正义可言。自主招生对农村学生公平还是不公平,不能抽象地看录取结果,毕竟,教育问题不只是考试问题这么简单。与其愤慨于自招生“产地单一”、甚至质疑其“垄断”嫌疑云云,不如正视现象背后的源头,踏踏实实为农村孩子的未来做点事情。

  图/唐春成

(作者:邓海建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