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世纪桥》,作者:吕春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就在全国人民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中时,中国的许多城市却面临着物价飞涨的尴尬局面。新中国成立才半个月,以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为先导,全国物价开始猛涨。在当时一片混乱的局势下,一些处在观望状态的人认为共产党能够“马上得天下”,却不一定能“马上治天下”。退守台湾的蒋介石则趁机作乱,并不无讥讽地说:“共产党是军事一百分,政治八十分,财经打零分。”
收拾残局,一场经济战役悄然打响
在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多年内战之后,中国的经济形势已不容乐观。国民党在败退台湾时,又把金银财宝席卷到台湾,这对中国的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新中国成立之初,最要紧的是要安定民心,而安定民心就必须尽快稳定飞涨的物价。
1949年10月,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但仍有一些地区处于战争状态。当时的中国,由于连年战争,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财政收入很少,再加上财税分散,中央统不上来地方的收入。可是前方打仗要用钱,后方恢复生产、安置旧军政人员和失业人员也要用钱。入少出多,致使中央财政收支处于不平衡状态。
中共中央经过仔细分析,得出物价上涨是国内战争仍在继续、财政赤字扩大、纸币发行大量增加造成的后果。仅从7月到10月,货币发行量就由2800亿元增加到11000亿元,而且仍在不断增加。部分地区还存在特殊情况,如上海棉花贵、棉纱销售快,华北灾区及棉产区粮食贵等等。而造成这次物价飞涨的另一个原因,是在新建立的人民政府所接收的城市里,由于国民党政府多年统治下物价不断飞涨,市场差不多已变成投机商人的大赌场,他们囤积居奇,兴风作浪。
1949年11月1日到5日,中财委(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员会的简称)紧急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常务会议。因陈云在财经方面的特殊才能,毛泽东委任陈云主持会议,陈云同与会者一起分析了物价猛涨的原因,讨论收缩通货、抛售物资、加强市场管理的办法。
通过分析,陈云发现当时国家掌握的可以作为商品调用的粮食不下50亿斤,国营中纺公司掌握的棉纱和棉布超过全国产量的一半。拥有这样的实力已可以削弱通胀。但如果抛售的时机不成熟或方式不当,特别是物价仍在猛涨时抛售,仍会成为杯水车薪,致使整个消除通胀的计划功亏一篑。
陈云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一定要慎重,要选准时机。陈云具体分析了市场上商品和货币的流通情况,得出物价综合指数要比7月底上升2倍至2.2倍,才能使两者大体平衡的结论,从而确立了出手的最佳时机。11月中旬,物价已涨了两倍,涨势渐趋稳定。陈云认为时机到了,可以通过收缩银根、调运粮棉、抛售物资来稳定物价了。
打蛇打七寸,处事分轻重。陈云认为,要抑制飞涨的物价,首先要从稳定粮价开始,解决了吃饭的大事,其他事情就好解决了。当时,用于平抑粮价的粮食,主要从已完成土地改革的东北老解放区调来。陈云派曹菊如到东北调运粮食,陈云再三交代:“你坐镇沈阳,东北必须每天一个列车的粮食到北京,在天坛打席囤存粮,必须每天增加存粮席囤,要给粮贩子看到,国家手上真有粮食,粮价不能涨,使奸商无隙可乘!”解决了吃饭问题,还要解决穿衣问题。为了保证汉口及湖南、广东的纱布供应,陈云派钱之光先到纱布主产地上海,再到汉口,适当调整两地纱布存量,以便采取行动。同时催促华中棉花东运,保证上海生产纱布所需的原料。另外,决定由西北财委派员将陇海铁路沿线积存的纱布,尽快运到西安。
1949年11月13日,陈云向各地下达了十二条指令:第一条是稳住物价的目标,以沪津两地7月底物价平均指数为标准,力求只涨2倍或2.2倍;第二至第五条是调运粮棉的指令,重申在东北、上海、汉口、陇海铁路和德石铁路沿线调集粮棉;第六至第十二条为紧缩银根的指令。
陈云起草的这份电报稿经周恩来交到了毛泽东手中,毛泽东看毕立刻批示同意执行此计划。当天,电报就下发到各地。一场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的制止物价猛涨、打击投机商人的战斗,立刻在全国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