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毛泽东因何要“打到苏联边界去”

发布时间:2011-01-11 17:11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2月7日,大雪初霁,寒风凛冽。毛泽东来到黄河岸边,他身披布大衣。脚穿一双旧棉鞋,气宇轩昂,步履稳健,踏着积雪,仁立河岸,触景生情。

    奔泻在崇山峻岭的九曲黄河,作为一道界河,把秦晋二省分开。土皇帝阎锡山依托黄河天险,负隅顽抗。沿河各县的树木全被他们砍光,河岸被削成陡壁,所有的船只都被勒令停在东岸。沿河渡口,明碉暗堡,交通要道都设置了障碍。阎锡山还加强了特务统治,制造白色恐怖,企图拒红军于河西。

    毛泽东心里想,渡过黄河必然是一场恶仗。这对毛泽东来说算不了什么!面对莽莽雪原,毛泽东感慨万千,也引起诗兴大发,他以英雄主义的气概写下了《沁园春·雪》这首不朽之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在词中,大笔挥洒,描写北方雪景,又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表现出非凡的精神世界。黄土高原,地形地貌,颇具特色,有大片的丘陵,山原上,小山包一个接一个,既不大,也不高,登高远望,四面无数山包绵延起伏,与天相接。因此,毛泽东在大雪纷飞覆盖原野之日,感到山像银蛇飞舞,原似大象奔驰,欲与天公比高低。这既是自然风光的生动再现,又是毛泽东热爱祖国的心境的形象表露。毛泽东由雪景而想象到雪后天晴的壮丽景观。江山如此可爱,岂容日本侵略者和封建余孽横行霸道。在美丽的山河上,曾经培育出无数英雄人物,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或是成吉思汗,他们竞相向祖国壮丽河山“折腰”,但未能使美丽的祖国河山完全称意。毛泽东相信在今天,一代风流的出现,会使多娇河山更加风光。这一代风流人物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英雄的红军将士,就是广大人民群众。

    2月18日,东征军总部在延川县清水关附近的古峪村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东征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他指出:“这次东征有三个任务:一是从外线分散敌人兵力,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边区新的围剿;二是配合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和全国的反内战反饥饿高潮;三是壮大自己的力量,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他还指出:当前,我军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渡过黄河。阎锡山吹嘘的钢铁山西,我们一定要打破它。同一天,彭德怀、毛泽东下达了东征作战的命令。19日,毛泽东致电各部队:“渡河时间不可参差,一律20号20时开始,以聂荣臻之表为准。”

    2月20日20时,渡河战斗开始。毛泽东、彭德怀等亲临岸边指挥。各军团突击队和先头团在预定的渡河点迅速突破敌军黄河防线,控制了河岸滩头阵地。随后积极扩大渡河场点,掩护主力部队渡河。22日,毛泽东率总部工作人员由清涧县河口西辛关渡过黄河,第二天到达义牒镇。到23日,红军全部控制了辛关至三交镇之间的各渡口,占领了横宽50余公里、纵深35公里的地区,随即继续扩大战果。3月初,毛泽东率总部随红十五军团到达孝义以西的兑九峪、阳泉曲一带,红一军团也向总部靠拢。

    这时,阎锡山急令晋军3个师10多个团向这一带集结,企图阻止红军东进。毛泽东在大麦郊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在兑九峪给敌人以打击。3月10日,毛泽东等从郭家掌出发,登上金斗山,指挥兑九峪战斗。战斗进行了一天,后因发现敌人不是原来的4个团,而是3个师,于我不利,毛泽东当机立断,令红军撤出了战斗。同一天,彭德怀、毛泽东发表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主张。

    撤出兑九峪战斗后,毛泽东于3月12日在郭家掌主持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他说:国民党反动派不许我们东进抗日,要阻止我们在黄河以西,这个企图破产了。阎锡山吹嘘的铜墙铁壁山西,我们打进来了。在讲到今后任务时,他说:为了推动全国抗日高潮,我们要迅速东进,调动敌人,同时要迅速地扩大红军,扩大根据地。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会议确定了新的军事部署,将东征军分为左、中、右路,开始新的作战行动。

    毛泽东率东征军总部机关,只带特务团、少数参谋、警卫人员约500人,带一部电台向晋西转移。3月20日到达康城村。毛泽东在干部会上说:左右两路军已经胜利地打出去了,我们是中路军。中路军部队虽少,但是要做大事情。我们要在晋西一带和敌人兜圈子,要准备多走些路,投入新的作战行列。

    当红军继续东进时,蒋介石派来的7个师的兵力已进入山西,协同阎锡山拦阻红军。同时,驻黄河以西的国民党军队也沿河北上袭扰陕北根据地。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等决定逐步收拢兵力,准备集中歼敌。到4月17日,集中完毕。但在这时,敌人也跟踪围攻过来,企图压迫红军于黄河东岸狭小地区而消灭之。在这种形势下,4月28日,毛泽东、彭德怀分析了山西和陕西、甘肃的敌情之后,致电周恩来和各军团首长,指出:根据目前情况,“方面军在山西已无作战的顺利条件,而在陕西、甘肃则产生了顺利条件,容许我们到那边活动,以执行扩大苏区,锻炼红军,培养干部等任务。另一方面则粉碎卖国贼扰乱抗日后方计划,亦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因此,“我军决定西渡黄河,第下步集结于延长地域”。5月2日,毛泽东、彭德怀下达了渡河命令,规定利用夜晚,分批经清水关、铁罗关西渡黄河。当晚红军开始西渡,到5月5日全部渡完,进至延长、延川、永坪地区休整:毛泽东也于5月2日西渡黄河,4日率总部到达延川县杨家圪台村。5日发表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10日,毛泽东率总部移驻延川县大相寺村。

    在大相寺期向,毛泽东于14日至15日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总结东征的经验。会议在一座寺庙里举行,庙内的立柱上贴着一副醒目的对联:“顾全大局,反对本位主义;提高觉悟,反对自由主义。”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他首先肯定红军东征打了胜仗,唤起了民众,扩大了红军,筹备了财物。同时,他又对一些同志在东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位主义、自由主义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号召大家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思想认识,做好革命工作。会议最后由毛泽东作了总结报告,指出:这次会议开得很好,打倒了本位主义。本位主义是害人的东西,打倒了它,我们就有了更加统一的意志,统一的思想。这次会议还决定红军进行西征。会后,毛泽东离开大相寺于21日返回瓦窑堡,受到热烈欢迎。

    在历时75天的东征战役中,共消灭敌人约7个团,缴获各种枪4000余支,大炮20余门,扩大红军约8000人,筹款30余万元。这次战役不仅使陕北苏区得以恢复和发展,而且在山西20多个县开展了群众工作,宣传了中共的抗日主张,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但是,东征只完成了瓦窑堡会议确定的三个步骤中的前两个步骤,第三步战略目标即从山西经绥远、外蒙打通苏联的目标并未实现。实际上,红军东征的总的战略目的,正如毛泽东、彭德怀于1936年4月2日致林彪、聂荣臻的电报中所指出的,是通过在山西“创造比陕北更大的根据地,……将此根据地与外蒙连接,与苏联打通”的办法,来“争取迅速对日作战”的中心任务。这个任务没有完成,所以在红军回师陕北后,毛泽东和中央立即部署西征,以图实现“打通国际路线”。

    红军东征回师时,虽然发表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但蒋介石却无视中共的这一倡议,调集16个师另3个旅,并着手成立晋陕绥宁四省边区“剿共”总指挥部,以陈诚任总指挥,准备对陕甘苏区发动新的“进剿”。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确定党在今后的政治任务是:保卫西北,扩大和巩固西北抗日根据地,扩大红军,努力争取西北大联合,进而推动全国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建立,实现对日抗战。据此,赋予红一方面军的战略任务是:向西面进攻,以造成广大的陕甘宁根据地,并向北打通与苏联、外蒙古的联系,向南打通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的联系;东面坚持游击战争;南面争取东北军和其他可以争取的国民党军队走向抗日。执行这三项任务的目的是争取时间、空间和力量,为将来的大发展准备条件。

    西征是1936年5月14日至15日的大相寺会议决定的。毛泽东在会上指出:西征的出发点是把包围陕甘的国民党军队,从内线引到外线,打击马鸿适、马鸿宾封建势力,扩大陕甘根据地,扩大红军;争取东北军、第十七路军及一切抗日力量,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迎接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北上;开展宁夏局面,打通国际路线,接受援助,以实现对日作战。据此,会议部署了红军西征首肃、宁夏的行动方案。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