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房票门查处结果咋让人高兴不起来

发布时间:2011-01-06 07:00  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调查寻租环节潦草不堪,问责环节不痛不痒便成必然。台州“房票门”涉事官员所受惩戒再次证明,任何由涉嫌监守自盗者发起的自查自纠,必然沦为自欺欺人的游戏。而最终损害的是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新年新气象,但也有些事给大家添堵了——

媒体披露,近日浙江台州市纪委公布“房票事件”查处结果:调查显示56名当地干部参与57套商品房违规“直改名”并获利;已对9人进行“诫勉谈话”、责成9人作出“书面检查”、38人由所在单位纪检组织进行“批评教育”。这样的结果,无疑让人高兴不起来。

首先是“56人、57套房”的调查结果难让人信服。据此前媒体披露,在台州,“房票”对一手房源的控制绝非“一小撮”、“极少数”,当地百姓想买套一手房很难,但如果愿意多出钱,你又能在中介那里买到“崭新的二手房”并狸猫换太子般将其变更成“一手房”。据当地纪委此前表态,在主城区25个新楼盘中发现800多套房属“直改名”。如今,只查出“56名干部参与”,是不是少了点?而且,“直改名”公然进行,当地房管等部门作为“帮凶”,难道不该被“连带处理”?

调查官员寻租的环节潦草不堪,问责环节不痛不痒便成为逻辑上的必然。台州“房票门”涉事官员受到的惩戒实在让人大开眼界。什么叫“诫勉谈话”、“书面检查”、“批评教育”?对于这样一群知法犯法者,仅仅“做做思想工作”了事,实在匪夷所思,让人不得不佩服当地主要领导和纪检部门的“胸怀”与“气度”。

如此愚弄民意、自娱自乐式的问责和“彻查”,其性质双重恶劣——

其一,事发之初,以“房票”搅乱市场,官员在其中浑水摸鱼,让中央调控房价的决心在当地遭到“软抵制”。很显然,在台州,“房票”成了权力小圈子和利益俱乐部的腐败“门票”,而普通群众的购房权益被排挤,正常的市场秩序让位于“潜秩序”。这种公权的公然、公开异化,让人无语。

其二,东窗事发后,调查结果不透明,问责隔靴搔痒,不啻于变相鼓励。台州“房票门”的处理结果,让人不由得怀疑当地是否太多官员被拉下水,“涉及面过大”而“不好办”。但无论如何,如此处理结果,让公众对一些地方惩治腐败、打击寻租的决心只能摇头失望。同样是这两天的新闻,说福建南屏“量身定做”招聘事件处理结果出炉,该县财政局和人事局长均被县人大免职。且不说此“免职”是否彼“免职”,但至少也算是对民意有所敬畏吧?

台州“房票门”不是“顶风作案”的最新案例。顶着公众舆论之“风”、中央调控楼市决心之“风”,其胆量令人叹服。敢于“顶风作案”,原因无非有二:或者,“风声”虽大,“风力”却太温柔,缺乏威慑力。从楼市整顿到食品安全,从严打黄牛到扫黄打非……莫不如是。或者,“风衣”和“保护伞”足够厚,即使暴雨狂风也难奈他何。高层下令严加整肃,到了地方上却被层层拦截、处处袒护。从落马官员莫名其妙“重大立功”减刑,到被害人家属被软硬兼施强行“和解”,从“调查到此为止”的紫金矿业污染案,到退“干股”即可免于处罚的“官煤整肃”……莫不如是。顶风作案,风险如此之低,怎不诱人!

事实一再证明,任何由涉嫌监守自盗者发起的自查自纠,必然沦为自欺欺人的游戏。最终损害的是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台州“房票门”事件,上级部门有必要尽快介入,进行彻查。作者: 徐锋 原题:做做思想工作就算关上“房票门”?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