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管住“三公”消费,让消费合理,让民众满意,还必须从完善公共预算、推进预算民主入手,把随意性很大的“三公”消费纳入合法性轨道,用制度遏制公权部门以公肥私的冲动
记者从中央纪委获悉,各地区各部门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等三项经费的财政预算,在2009年缩减158.06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又压缩57.51亿元,其中出国(境)费压缩4.15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压缩17.02亿元、公务接待费压缩36.34亿元。(12月29日《中国青年报》)
公众对“三公”消费一直意见很大,这也是中央反腐败的重点领域。现在,“三公”消费已经连续两年大量缩减,每年“节省”数十甚至上百亿,这是政府部门厉行节约的表现,也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成果,当然也是了不起的成绩,应该及时公布和大力宣传,以回应公众的关切,显示政府自我设限、廉政为民的决心。
不过,“三公”消费连年缩减的消息,公众的反应似乎比预料的要“淡定”。原因何在?首先,公布的信息仍不够充分,只说减少了多少开支,并未透露压缩的比例,也就回避了公众一直关心的“三公”消费总支出。全国每年的“三公”支出到底是多少,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坊间流传的,都是来自不同渠道的数字和一些专家的推测,取其最少的也高达数千亿元,在财政收入中占很大比例。
今年3月召开的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要求,要继续对公务接待、公车使用、因公出国出境经费实行量化指标控制,中央部门公用经费统一压缩5%。去年,中办、国办也下发通知,明确提出了各地区各部门压缩“三公消费”的工作指标: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要在近3年平均数基础上压缩20%、各级党政机关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支出要在近3年平均数基础上降低15%、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费用支出要在2008年基础上削减10%。这些指标,都是按百分比的量化指标测算的,要算比例,也无法回避“三公”消费总支出。又到岁末,人们肯定也想知道,这些指标完成得怎样了?
其次,公众对“三公”消费的意见,除了数量,更多集中在不透明。公共财政的钱,本质上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果为人民办了更多实事,每一笔钱都花得明明白白,即使开支高一点,人们也不会有这么大意见。公众不满的,是行政成本居高不下,是部分人拿公帑谋取私利。
如何遏制由“三公”消费引发的浪费和腐败?今年两会前,温家宝总理在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对此,总理给出的答案是,第一要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第二条就是民主监督,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群众监督和民主监督,体现在制度层面,就是要通过预算制度改革,把每一项行政性支出都纳入预算,必须经过人大的审查和批准;此外,还要通过预算公开,实现公众对预算的参与和监督。
此前,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纷纷试水预算公开,但很多公开还主要是具有形式意义,内容粗线条、分类很笼统,可监督性不强。因此,要管住“三公”消费,让消费合理,让民众满意,还必须从完善公共预算、推进预算民主入手,把随意性很大的“三公”消费纳入合法性轨道,用制度遏制公权部门以公肥私的冲动。(丁永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