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适逢名牌大学保送和自主招生“考试季”。不过,今年的“考试季”,对不少高中生来说,不仅是一场学业水平测试,更是一场心理素质测试。想进清华大学而被保送进北大,一名优秀高三学生跳楼自杀;一次平时考试成绩不理想,学生跳楼自杀。近年来,放眼全国,名校优秀学生的心理脆弱,已酿成不少离家出走、自残和自杀悲剧。为什么这些平时让家长们引以为傲的孩子,会选择极端方式逃避和解脱?孩子的“玻璃心”一触即碎,留给学校诸多反思,留给社会许多警醒。
孩子心理脆弱,已成为一个显性的社会问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教授提供的数据表明,上世纪80年代前,到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孩子多是多动症之类,情绪问题很少。但到90年代,因情绪问题就诊者已达四分之一,最近几年已接近三分之一。经常有孩子倾诉情绪低落、焦虑,甚至出现自杀念头等。据统计,全国中小学生中,超过20%的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孩子多有一颗“玻璃心”,与独生子女从小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在多子女家庭中,争宠、冲突、妥协、平衡等社会经验,绝大部分源于兄弟姐妹间相处的学习。从小得、失、成、败俱有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健全了孩子的心智。但当下,多数中国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很多孩子独享一个家庭中所有的资源,从小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很少有受挫折的机会和体验。因此,来到学校和社会中,一旦碰壁,很容易“被伤害”。
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同时意味着家庭所有的希望也全部寄托在这一个孩子身上。高期望势必带来高压力,很多孩子从小背着这样的心理包袱。孩子的负面情绪和压力过大,多源于家长和学校的期望值过高。一旦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力达到父母、祖父母的期望时,就容易走极端。
当前学校和家庭衡量孩子是否成功,标准就是学习成绩。这种“窄化”,让考试成为不少孩子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孔子说过,人生而有异。有些孩子学习能力强,考试总分高;但很多孩子学习成绩平平,在运动能力、唱歌,甚至动手干技术活方面却有过人之处。但他们身上这些与高考和分数无关的“闪光点”并不“入流”,无法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赏。
即便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同样难以摆脱学习成绩的压力。而且,尖子生们在学习方面更加投入,自我期望值和自我要求更高,竞争压力更大。如不少高中学校设立“创新班”选拔一流尖子生,“扎堆”竞争。对成绩平平的孩子来说,能考进一所一本高校,已算幸运和成功;但对这些名高中的尖子生们,在强手如云的竞争中不断给自己“加码”,一半以上同学进国内外名校,如果自己考不进,就会觉得很失落,更容易心理失衡。
孩子心理脆弱正呈低龄化趋势。医治孩子“心病”,父母和老师观念的改变,或许才是治本的“良药”。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不只是成绩;关注孩子的兴趣和专长,而不只是学习;帮孩子正确定位,而非人人都要争一流。或许,只有成人心态平和,孩子才能拥有一颗坚强的心。(李爱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