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揭秘红色女特工的“回家”路
曾是轰动台湾间谍案要角

发布时间:2011-01-02 04:00  来源:扬子晚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和朱晓枫同城的江苏作家冯亦同是《朱枫传》的作者,一位文学工作者的使命感,让他觉得这么多年过去后,社会有完整认识朱枫烈士的必要。从2001年底开始,冯亦同开始奔走于南京、浙江、上海、北京多地之间,寻访朱枫生前的同事、知情者,查阅当年的档案、材料,写下20万字的《镇海的女儿——朱枫传》。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朱枫最完整、最客观的一本传记,“写这本书时,我都是实事求是,未敢有一点夸张和虚构。”冯亦同对本报记者说。

  卢沟桥枪声响起

  千金小姐“出征”

  为革命几度入狱

  彼时,朱枫还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富家小姐:“不仅字写得清秀,还能画画,绣花、做女红,更是一把好手,”“她和同学一起弹琴、唱歌、背诵唐诗宋词,也读郭沫若、郁达夫的白话诗文。”

  冯亦同造访了浙江镇海的朱家大院,那里是朱枫小时的成长地,1905年朱枫出生在这里。“(朱枫的)闺房是一幢粉墙黛瓦、红漆雕栏的两层小楼。”这时冯亦同才发现,朱枫竟然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千金小姐,父亲朱云水是镇海、舟山一带渔业界名人,管船队、开渔行,有万贯家财。

  彼时,朱枫还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富家小姐:“不仅字写得清秀,还能画画,绣花、做女红,更是一把好手,”“她和同学一起弹琴、唱歌、背诵唐诗宋词,也读从上海、杭州等地输入的郭沫若、郁达夫的白话诗文,”冯亦同介绍。

  对朱枫后来人生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她在宁波女子师范学堂的同学陈修良,陈修良后来曾任中共南京地下市委书记。在这位进步同学的带领之下,朱枫走出闺房,在“五卅运动”所引发的学潮中第一次走上街头,兴奋地参与各种示威活动,爱国的火种和革命的热情已蛰伏在这位热血青年的心头。

  真正让朱枫走上革命道路的是卢沟桥事变,此前朱枫有一段曲折的婚姻,她当了大他十余岁的同乡陈绶卿的继室,未料数年后丈夫因病去世,留她一人照看丈夫和前妻所生的四个孩子,以及自己亲生的两个小孩。1937年,卢沟桥事变激起全国上下的抗日热情,在外侄朱晓光的“鼓动”之下,朱枫再次走上街头,“同一帮年轻人活跃在大庭广众之中,刷标语、散传单等。”

  其后,在新知书店的掩护之下,朱枫、朱晓光一起辗转上海、武汉、广西、重庆、浙江等地进行革命活动,从1937年到1948年间,两人出生入死,分别几度入狱,但都机智、坚强地度过。这期间,这位从旧式大家庭中走出的富家千金再迈勇敢一步,和小她十余岁的朱晓光结成革命伴侣。

(作者:  责任编辑:孙慈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