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焦点关注

汽车时代,我们失去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1-01-01 06:26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尾气污染 幸福的悖论

  机动车尾气排放,正日渐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买汽车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汽车的增长又造成拥堵及空气污染,影响了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这样的悖论正摆在我们面前。

  今年11月,环境保护部发布《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0年度)》,首次公布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

  结果显示,2009年我国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日益严重,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报告指出,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给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带来巨大压力。

  2009年环境监测显示,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1/3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很多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已经呈现出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加剧了大气污染治理的难度。

  同时,我国一些地区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频繁发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每年200多天的灰霾天气,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细颗粒物等污染物直接相关。

  中国环境科学院移动源污染控制研究室主任鲍晓峰告诉记者,部分城市在夏秋季节,遇到无风、光照强烈的天气,出现“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概率很大。

  伦敦、洛杉矶等城市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曾经造成大量人员的死亡,我们的城市如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汽车排放污染,一旦出现大面积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后果极其严重。

  由于道路建设赶不上汽车的增长,城市拥堵日益严重,而拥堵又加剧了污染。

  “车速对汽车污染物排放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浓度随着车速的增加而降低。”鲍晓峰说,当车速从50公里/小时降到20公里/小时,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浓度会增加两倍左右,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会增加到1.2倍左右。

  鲍晓峰认为,对于我国来说,应因地制宜、有序发展城市汽车。从长远看,改善城市规划、发展公共交通、使用清洁能源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当前看,提高车用油品质量、淘汰高排放车辆、提高新车排放控制水平、采取必要的经济和行政手段,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记者 孙秀艳)

  微博之言

  选自人民日报社会版微博

  @卡李:

  要改善交通,只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但在公共交通不够方便、舒适,而个人经济条件又允许的情况下,私家车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

  @犬牙科:

  利用价格杠杆引导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让公交更人性化更简约快捷是解决拥堵的良策;实现城市立体化,让人们生活工作之间的距离更近,也是解决交通问题的一个手段。

  @腾一一:

  现在的城市建设,并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后道路的可容纳量、布局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目前,道路多是一通到底,而合理的布局应该是棋盘状的,能有效分散车流。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