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来,全国地王频出,遍及武汉、杭州、温州、南京等多个二线城市。12月,全国多个城市将再次出现“地王”争夺。而与之相伴的是,高溢价率时代再次来临,随着地价再度走高,房价或许也将随之抬高。(12月14日《中国证券报》)
地王的高溢价率到底有多高,看一组数字就会明白:12月3日,一个自然人击败五个开发商,夺得南昌地王,溢价率近200%。从3.3亿元拍到21.05亿元、从5.4亿元拍到36.3亿元,南京10月29日对外出让四幅土地中产生两块“地王”,溢价均在500%以上。
与高溢价相伴随的是高泡沫。按照通常理解,溢价越高,则说明地价高出标准价格的程度严重,而高溢价的后果又可以分为利弊两种,所谓利,是针对地王的出让方地方政府而言的,因为高溢价中的主体部分全部都卷进了地方财政;所谓弊,是针对购房者而言的,既然地价占房价的相当部分,地价一高,房价必然就低不起来。由此观之,哪怕是再度三令五申,至少在这些地王频出的二线城市,房价是降不下来的。
矛盾于是产生了,各地不是在出台措施调控房价吗,既然是为了调控房价,又怎么能够让地王频出呢?其实,控制房价与诞生地王在一些城市的管理者眼里并不矛盾,或者说并不是问题,因为,控制房价并不是这些主政者的想法,制造地王,而且还是不断地制造地王才是他们的真实用意。
诚如房价和城市拥堵程度已被视为区分一二线城市的重要标准一样,地王的诞生率和数量也正在被看作城市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地王越多,地王更新得越快,则说明这个城市距离所谓的一线城市越近,反之,则说明这个城市正在被一线城市所抛弃。不得不承认,这正是目前的一些公认二线城市不惜代价,拼命制造地王的最主要原因。
可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的是,二线城市追求一线城市地位和名分的主观愿望一点没有错,但是,在某些时候,愿望其实是等同于奢望的,而区分二线城市向往一线名分“愿望OR奢望”的标尺就在于生活成本(含房价)和收入水平的比率是否达到一线标准。众所周知,目前一些二线城市的房价虽然相对于一线城市还有较大差距,也就是说,二线城市的房价还貌似存在上涨的空间,其实不然,因为二线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都要远远低入一线城市。应该说,收入不和一线城市比,却盲目跟一线城市比地价、房价,城市经济未一线化,房价和地价却先行一线化,正是二线城市犯了“一线狂躁症”的最典型症状。
二线城市“一线狂躁症”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二线城市的居民会因此成为这种不应有的狂躁症下的牺牲品,生存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民生也会因此凋敝些许。一线也好,二线也罢,只要经济发展能够让利于民生,何必在乎一线二线之类的名分呢?(徐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