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89岁高龄的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坐着政府专配用车,为12名失地农民代表开道,带其到云南省政协反映问题。此举受到云南省政协老干部处一处长责怪。杨维骏自称,因自己多次递交群众的信访材料,有人托人转告再瞎管闲事,小心灭口。(12月21日《新京报》)
说到底,这仍然是一次权力与权力的较量。只不过一方手中的权力虽然仍有影响力但已经过期,而另一方手中的权力正当时。也正因手中已无实权,曾做过省政协副主席的杨维骏才会受到一位处长的责怪——影响力尚在的退休高官尚且如此,普通人反映诉求时可能遭到的对待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是所有的失地农民都会碰到杨维骏这样的退休高官,也不是所有的上访者碰到的退休高管都愿意管这些“闲事”,所以,这样的场景注定只能成为一段“佳话”,却不可能成为常态。常态需要靠制度保障,但现实是,村民们也曾走过正常途径寻求问题的解决,他们上访过80多次,去过省委省政府、省人大政协、市区政府,但事情毫无进展。求助退休高管纯属偶然,也纯属无奈,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与制度没有任何关系,甚至恰恰反映出制度的失灵。
如果求助退休高官被现实证明比正常途径更有效,导致更多的人纷纷效仿,都去寻找类似的有影响力、有责任心的退休高官帮自己维权,那就只会使维权环境继续恶化。而且,哪有那么多退休高官可以去依靠?
一般来讲,被人威胁“再瞎管闲事,小心灭口”的都是无权无势的人,像杨维骏这样影响力尚在的退休高官,竟然也有人威胁要对他“灭口”,可见导致村民失地的人势力多么强大而有恃无恐。当然,威胁本身也说明,这些人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见不得光的,他们也害怕来自官方的调查、打击。
这也说明,如果有关部门认真听取一下这些失地农民的诉求,认真调查一下导致他们失地的原因,重拳打击事件背后的黑恶势力,事情并不难得到解决,失地农民们也不用上访80多次,杨维骏老先生也就大可安心在家颐养天年,而不用以89岁高龄为此事到处奔走、着急上火。
有了杨老先生的亲自帮助,有了媒体的关注,或许这12位失地农民的诉求有望得到解决,但是,其他的失地农民呢?其他的上访群众呢?杨老先生可以帮助一些人,但帮不了所有人,他的公车载不动现实中的所有诉求,也不可能将所有的诉求都载到有能力、有意愿为群众解决问题的官员面前。
再有责任心的高官都会退休、会去世,只有好的制度才会永远存在并发挥作用。为什么权力的渠道总是比制度的渠道更顺畅?是谁在正常渠道上为群众诉求设置了重重障碍?是谁对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是谁在纵容那些威胁“灭口”别人的人?这是有关部门应该好好反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