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展开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6.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傍款傍权的“傍傍族”。受访者中,“80后”占48.6%,“70后”占32.4%。(12月7日《中国青年报》)
诚如清华大学哲学系副主任肖鹰教授所言,傍的本质是一种依赖。从这个角度,“傍”的行为在任何时代,都属于常态现象。但倘若“人人想去傍,事事都要傍”,这个社会恐怕就要堕落了。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本应是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虽然个体难免会有依赖心理,但要走向成熟、取得成功,恐怕还得依靠自身独立自主的精神。对于“傍”的流行,70.9%的受访者担心“会刺激腐败现象越来越多”,65.2%的人认为“可能会使得社会人脉关系的作用越来越大”,40.4%的人认为这“会使社会失去创造力”……这些担心当然不是空穴来风。是的,倘若成功、财富、权力等都可以通过他人达到目的,谁会愿意自己一个人辛辛苦苦地走独木桥?推而广之,大家都不努力不奋斗了,社会又怎么进步呢?
我们当然可以指责“傍傍族”,说他们不思进取,只想走捷径,可大多数情况下,“傍”其实是一种机会缺失下的无奈选择。今年9月16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社会底层人群向上流动面临困难》,提出一个疑问:穷会成为穷的原因,富会成为富的原因吗?文章感叹,贫富差距加大的趋势日趋严重,“阶层固化”所导致的严峻社会现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再不可漠视。“阶层固化”中的阶层是什么样的呢?上海大学顾骏教授认为:中国阶层划分应该用一个同心圆来表述,而同心圆的核心就是权力;离权力越远的人,就像螺旋转动一样,被抛出局外。
事实上,不只教育求职与权力息息相关,财富的分配也与权力密不可分——早有学者指出,离权力中心越近风险越低,获得的财富越多,而离权力越远风险越高,获得的财富越少。于是有人通过嫁给大款来获得金钱与安逸的生活,而大款呢,大款也得傍高官来获得种种行政资源以及随之带来的巨大财富……在我看来,“傍傍族”流行的背后,其实是权力同心圆在发挥作用:无权无势者通过依附他人,以避免被社会抛弃。从这个角度看,“傍傍族”的流行,与其说是民众的堕落,毋宁说是公共权力的异化。
公共权力异化为私权后,就会寻觅它的交换者。有北京研究生说,“别人都在傍,自己只靠奋斗而不傍的话,岂不是吃亏了。”这话说得实在有些天真。“人人想去傍,事事都要傍”并不会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因为要“傍”,往往要有资本可以交换。倘若你一无所有,去哪儿找谁去傍呢?从这个角度来说,能“傍”上看来还是一种幸福!
权力的腐败堕落,导致了“傍傍族”的流行;而“傍傍族”的流行,则又会加剧权力的腐败堕落。基于此,我们与其去声讨“傍傍族”们的不求上进,不如好好反思其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现实。当公共权力得到约束与规范,当向上的通道公平地向所有人打开,咱不拼爹就拼能力,还有那么多人会成“傍傍”一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