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一项民意调查显示,43.3%的人希望通过“傍”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56.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傍傍族”。(中国青年报12月7日)
傍款傍权的“傍傍族”,并不是不允许存在。在一个竞争充分、公正公平的社会里,每个人和地区都可以用各种方式去获得利益、改变和发展,前提是只要合法。“傍”是实现自我改变、实现梦想的一种渠道,只是,我国当下的问题是,“傍”成了一种潮流和主要渠道,而把真正的主流——努力奋斗、合法经营,抛在了一边。
这背后是现实环境下,成功路径的单一化,社会的“上升通道”越来越窄,即使是以往最公平的通过读书而改变的渠道都在缩小。
有数据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中约有一半家在乡镇农村,现在这个比例明显下降。中国农业大学1999年至2001年农村新生均在39%左右,2007年跌至31%。南开大学2006年该校农村新生比例约为30%,2008年为24%。而这只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就已经被压缩了空间,接下来的求职中,据麦可思的调查显示,在“211”院校中,农民与农民工子女有3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中国社科院的一份名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研究报告表明,干部子女成为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2倍多。
天生就成长在有权有钱的家庭里,当然最好,事事有父辈操控,而没有这种背景的大多数人,就只有通过“傍”来实现。在内心深处,谁都知道这种行为的不妥当,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秩序的破坏。但在无力改变这种现实的时候,叫嚷着“不公平”的多数人,也并不是真想消灭这种不公平,而只是想让自己处在不公平中的有利位置,于是就挤着脑袋去考公务员,美女就挤着脑袋傍大款傍高官。
这种不合理的心理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心理,即使最普通的你我,或许在有意无意中也有过。去医院看病,是不是首先想尽办法去找熟悉的医生?开车出了点事,是不是首先想到去找熟悉的交警摆平?去政府机关办事,是不是都想找关系走捷径把事给尽快办了,而不愿去排长队看脸色?
这种“傍”甚至由个体的心理,成长为一些欠发达地区谋求跨越式发展的策略。这些地区傍的主要是明星、名人和各类活动,用眼球效应来推广知名度。比如,山西贫困县定襄县政府四次邀请明星,花费1200多万元;贵州国家级贫困县荔波县举债2亿元申遗。都是想一步到位,一口吃成个胖子。
作为一种传统心理,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症结都归罪于当前社会流动渠道的狭窄,但这样的现实无疑对这种心理有着越来越强烈的推波助澜之势,而这样发展下去的后果,就是成功路径和评价方式的进一步窄化,是全民创造力的缺失和务实精神的虚化。而靠着急功近利地“傍傍族”,我们还怎么支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搜索更多 傍 傍傍族 的新闻 “傍傍族”是典型的“弱势群体” “傍傍族”流行的大众化幽默 权文化不除 傍傍族难消 公平竞争缺失令傍傍族泛滥?草根梦想何以寄托? “傍傍族”在流行,权力在堕落 “傍傍族”是马太效应的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