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焦点关注

“低碳城市”别成“低水平起哄”

发布时间:2010-12-06 06:49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过去的一年里,“低碳城市”这4个字在中国远比全球变暖升温更快。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没有一个省份缺席。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员姜克隽在接受中国青年报独家专访时表示:“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12月1日《中国青年报》)

 从对“低碳”闻所未闻到一知半解,从缩手缩脚、吃不准它的政绩意义,到轧准“苗头”、哄然而上,这个过程也就短短年把时间。貌似一夜过后,我们的城市全都迎来“低碳”的早晨。

 无利不起早。如同赶集一样,这么多地方火急火燎、异口同声地亮出“低碳城市”招牌,显然并不是空洞的诗兴大发,概念兜售的迫切背后,更像是应时应景、踩在拍子上的一场政绩造势,甚至还有更复杂的企图。与几年前近200座城市打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旗号一样,眼下百城争贴“低碳牌”,说得不客气,基本就是又一场“低水平集体起哄”。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时势所在。政策导向之下,态度都不会成为问题,就这一点而言,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倒也无可厚非,起码体现责任至上的从政情怀与合乎大局的价值取向。但是,口号喊不喊,其实从来就没人看重,关键在于有板有眼、合乎章法的具体行动。现实之中,某些基层政府最大的问题恰恰在于:是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各人禀赋不相同,有的干了再说,有的先说后干。干过了可以不说,怕就怕大张旗鼓地说过了,却不干,或者干得不得力、乃至走形。大家嘴中的“宜居城市”打造了这么多年,迄今恐无一座城市的老百姓不为买不起房子而犯愁,“宜居”又从何谈起?“十一五”以来,“节能减排”哪年都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必不可少的一大热词,怎么到了眼前节骨眼上才发现欠下那么多的账,以至不拉闸扰民就不足以向上交差?

 “低碳”涵义深刻,包容甚广。什么样的城市才算做“低碳城市”,目前还没有标准说法。打造一座“低碳城市”究竟需要多久时间,这谁也不知道,但肯定要比幻觉中的唾手可得漫长,不是喊喊就来,甚至拆东墙补西墙,“烧着高碳的煤,生产低碳的节能灯”。只要方向正确,围绕“调结构、促升级”,低调苦干,做些高质量的基础工作,才是利民利城、利区域利全局的长久之计。

(作者:王景曙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