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假如刘翔回到古代……

发布时间:2010-12-02 08:37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水浒》108将中,有一个名叫戴宗的“神行太保”,虽然排名比较靠后,但读过《水浒》的人,一定不会忘记他——他太神奇了:腿上绑两个甲马,一日便可以跑五百里;若是绑了四个,便可以飞奔八百里。看起来和现代汽车使用四冲程发动机还是二冲程发动机倒有几分相似之处。因为这一出色特征,戴宗可谓大宋第一快递,后来到梁山入伙后,他又成为特务头目,率众为大哥们搜集情报。

    历史上确实有戴宗这人,史书记载,北宋宋江起义军中有三十六个主要头领,戴宗赫然名列其中。不过他是不是真的那么能跑,则无从考证了。

    悠悠五千年,可以想象,中国古人有多少像刘翔这样具备体育天赋的高手。古代没有“田径”这个词,但是与田径有关的同义词,如跑的同义词“走”,投的同义词“掷”,跳的同义词“逾高”、“绝远”等等经常见之于文献当中,“夸父逐日”、“逾高绝远”等等,这些都是反映当时“田径”运动的一些故事、一些传说。

为战争而锻炼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田径运动主要是作为一种军事技能,随战争的需要而广泛开展的。从战国一直到汉代,由于车战改成大规模的兵团作战,所以士兵的走、跑是部队的主要训练方式,具有长跑能力的人,就成为当时军队的重要人才。在汉画当中,大家可以看到这么一种画面,在《车马出行图》前边,往往有两个奔跑的武士,在当时,它的名称叫“伍伯”,因为“伍伯”经常在飞驰的奔马前边跟马一起跑,所以练就了长途奔袭的能力,他们在传递信息或者重大战役当中,往往发挥重要作用。

    除了跑,跳、投掷也是古人非常重视的运动技能,在战国兵书,像《六韬》、《吴子》里,都有这么一项:选择善投掷、善跳跃的兵组成特殊兵种进行训练,这一项训练方式,促进了田径运动中跑以及投掷、跳跃的发展。南北朝时期,民间曾经流行着一种跳跃运动,叫做“赌跳”,以跳高为胜,当时刘宋皇帝也鼓励大臣、鼓励军队跳高进行比赛,这对整个军队、对民间跳跃比赛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跑和跳以外,投也是田径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在战国时期,秦军为了统一全国,曾经在部队当中提倡一种“投石超距”的训练方式,让士兵练习投、练习臂力,这样增强了军队以及士兵的素质,提高了战斗能力。

    从汉代一直到唐代,军队对于有投掷技能者都是“具禄封进”,进行嘉奖。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投的发展,出现了多种的方式,包括工具都有改进,像蒙古族使用的一种投掷用的“布鲁”,有好多形式,它一是投远为主,一是投准为主,当然还有其他的很多了。所以,投的发展,对现代体育当中包括铁饼、标枪、铅球等等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元末明初传奇大将常遇春就是一个“撑竿跳”高手。朱元璋攻克采石的战役中,元朝军队在岸边列阵,朱元璋的水军无法靠近,看着干着急,正在此时,常遇春的船只经过,朱元璋对常遇春大喝道:小子,你不是要当先锋吗,现在是时候了!于是,“遇春应声,奋戈直前,敌接其矛”,当元军士兵抓住常遇春长戈时,没有想到的一幕出现了:他以一个撑竿跳的动作,手握长戈顺势跳上了岸边,连杀数人开辟了滩头阵地,后面士兵一拥而上,占领了采石。在今天的马鞍山采石矶头还遗留着一只巨大的脚印,相传就是常遇春在这次战斗中跃身登矶时留下的。

    史载,常遇春自幼习武,二十岁左右便“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在追随朱元璋兼并群雄、驱逐元朝、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常遇春驰骋疆场,经历无数战役,屡建奇功。后来朱元璋在总结开国之功时曾说:“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认为常遇春的功勋“虽古名将,未有过之”,常遇春只活到39岁,在他短暂一生的军事生涯中,从没有打过败仗,所以他很豪迈地说能率十万军横行天下,所以军中常用“常十万”来称呼他,世人也都称他为“天下奇男子”。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