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金牌第一固可喜体育精神需弘扬

发布时间:2010-11-29 10:27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闭幕式27日晚在广州海心沙广场隆重举行。来自亚洲各国各地区的运动员、教练员和来宾团结交流、顽强拼搏、激情飞扬,共同铸造了一届精彩、成功、和谐的亚运盛会。(11月28日《珠海特区报》)

 广州亚运会闭幕了,中国体育代表团毫无悬念地获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的“双料冠军”。本届亚运会,不管是从赛会组织、比赛过程、安保工作,都可以称之为一届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圆满的大会。从20年前以举国之力办北京亚运会,到现在举重若轻办广州亚运会,正是对我们国家经济实力、文化实力、体育实力获得长足进步的一次最佳诠释。

 与此同时,在本届亚运会期间,一些基于冷静心态和理性思考下的不同声音也传递出来,比如新华社记者对亚运会“唯金牌论”的质疑和反思。这种不同声音的存在,只会让我们对亚运会的关注更全面、更客观、也更真实。金牌第一固可喜,体育精神需弘扬,这是我对亚运会结束,进入“后亚运时代”的个人总结。客观地说,既然有体育竞技,就必须力争上游,所以我们不必羞于谈论我们对金牌的渴望和追求,但是,当我们拿到了金牌和奖牌数量的绝对第一,我们却应该对其有所反思和警醒。因为金牌多少并不能体现真正的体育精神,起码不能全面地体现体育精神。

 比如本次亚运会,一些国家诸如不丹、东帝汶等,别说金牌榜,连奖牌榜他们也没有进入,原因很简单,他们的亚运会选手,基本上都是业余的,鲜有专业运动员参赛。尽管我们可以保证亚运会赛场上比赛过程的公平,结果的公平,但是却无法保证起点上的公平。

 从这个话题延伸开来,我们可以自豪地宣称自己是一个金牌大国、奖牌大国,但是我们却无法说自己是体育大国,也无法说自己是个运动大国。在举国体制下,当运动员们在亚运赛场上斩金夺银的时候,很多乡村小学可能连一块足球场,一个篮球架都没有,亚运赛场上的金牌大丰收,反衬出国民基础体育运动的薄弱和匮乏。“后亚运时代”,以弘扬体育精神的名义,从国家到社会都理应对这些问题做一个反思,采取一些行动和措施。

  (苑广阔)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