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科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表示,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与农民工工资差距在逐渐缩小,中国首次面临这种状况,还说不好这种状况会维持多长时间。虽然他强调说,大学毕业生工作几年后的薪水变动率远高于农民工,但仍可能会造成一种负激励效应,“干吗上大学?”(11月22日《新京报》)
上大学干吗?这个问题既要问大学,更要问社会。如果大学告诉我们说,你来念书就是为了谋得一个好工作;如果社会告诉家长大学就是高贵教育,旨在将来收获人生的硬通货,那么,当大学生薪资待遇与农民工看齐的时候,昂贵的高等教育当然该脸红,“干吗上大学?”这类质疑就会显得很有道理。
我们的价值判断往往来自于生活经验,所谓知识改变命运的“能”与“不能”,大抵是从整体而言,无法适用于每个个体。从杨元元之死到硕士农民工,公众热议的都是知识改变不了命运的例子,仿佛主人翁陷入了越有知识越困顿的窘境。再看看2003年、2005年和2008年的数据,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保持在每月1500元左右,但农民工的月工资近年来由700元左右跃升至约1200元。尽管2009年大学生起薪与农民工差距拉大,但从2003年以来的数据看,这之间的薪酬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于是有人觉得读大学似乎是个很没有性价比的事情,甚至担心它会不会对教育大计形成事实上的负激励。
诚然,大学生的工资是不高,而且起薪还有下行的趋势,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大学门槛越来越低,眼下“大学生”的含金量已近乎于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的“高中生”,加上就业形势严峻、结构性失业是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起薪低,完全是市场规律使然;至于大学生的工作还不如农民工好找,原因就在于随着公民受教育年限的提升,其知识专用性越来越强,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匹配岗位的概率降低,加上期望值差异,农民工的就业优势就愈发明显了。
但是,大学生的命运,果真与农民工只有三两百元的距离吗?当然不是。在“起薪”之外,人生中还包含着更为重要的“发展机会”、“后赋潜能”等。农民工的人生几乎是直线的,总体而言,举步维艰;而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的人生是曲线的,也许会有起落,但除了起点之外,基本不会与农民工在一个层面上。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其实改变的是人生向上的机会,而不是立竿见影的知识货币化的能力。
杜威有言:“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历史上,知识从来就未必能令智者盆满钵满,孔夫子一生仕途不济,周游列国时还得靠学生资助,至于此后穷困潦倒的文人名士,更是不胜枚举。我们冀望知识能在社会序列中赢得物质化的尊严,但问题是,能改变命运的,除了知识,还有制度、性格、环境等。知识改变得了命运,也必须依仗知识改变个体及社会的命运。在纵横捭阖的历史演义里,知识越是不那么急功近利,时代越有生生不息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