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将我们的质疑保持在什么分寸,才能避免由不盲从走向事事质疑的极端?这是我们今天有必要认真想一想的问题。
对超出普通人学识判断之外的事,我们需要权威的声音,如该领域的专家及主管部门的表态。而今天,这两种权威都面临如何提升自身公信力的考验。比如,学术权威作假、抄袭事件频发,其学术道德、学术水准在公众心目中有整体下滑之势;比如,出了事,有些部门闪烁其词、避重就轻,或手忙脚乱、不明就里,种种表现令公众不满。
同时,我们需要媒体更充分的、更实事求是的报道。植物奶油“灾难说”的暂时平息,得益于专家给出更充分信息。在用事实说话的前提下,意见相左、争论等都属正常。而这里面也有一个媒体公信力问题,如人们普通反感的“标题党”,一副“唯恐天下不乱”、“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驾势,屡屡让公众在完整了解真相后,对新闻从业者及媒体的素质颇有微词;有的媒体“新闻敏感”走火入魔,用力过猛,不时“用大炮打蚊子”。这些都容易误导公众,最终也让自己的公信力下降。
如果我们从更积极的层面看待公众的质疑和挑剔,那么,它也可以被视为提升社会整体理性水准的一种推动力。具体来说,在学术领域,专家们的研究要更扎实,出言要经斟酌,少一些一面之词,多拿证据说话;主管官员要提高处置复杂事态的能力,平日里多几分未雨绸缪,不要出了事手忙脚乱、应对不暇;媒体要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用事实说话”。说来说去,缓解公众的焦虑情绪,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评论员 刘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