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安东关南街的瑞华苑小区因楼距过小,最窄处只有0.7米,居民可以隔楼开窗握手,而被称为“楼挤挤”;此楼东边又与一号楼粘连在一起,被居民戏称“情侣楼”或“楼粘粘”。(《新京报》11月6日)
一再超生的“楼XX”家族,新近又添丁进口:继“楼坑坑”之后,西安这地儿又生出个“楼挤挤”。虽说是晚辈,但比之成都的“歪歪”、南宁的“薄薄”、上海的“脆脆”、山东烟台的“垮垮”、重庆的“裂裂”、武汉的“高高”、哈尔滨的“停停”等,都毫不逊色。挤得让人心慌、眼晕,甚至还挤出了个“一线天”风景。
国家的建筑标准白纸黑字儿——“楼与楼的间距不得小于楼房的高度乘以0.7的系数”。这是保证室内最基本日照和通风需要包括住户间相互不受干扰和影响的底线值。对此,哪个造屋者不是耳熟能详、心知肚明?但不按章守法的开发商就喜欢揣着明白装糊涂,缺斤短两者屡见不鲜,但挤得如此夸张倒是闻所未闻。只是“楼挤挤”并非天外来客,也不是突降人间,建楼前后,监管部门对这种明显的违章楼又负责了几许?就算是居民的回迁楼,标准低些也不能挤得这样玄乎吧?民生大计,居住第一。“楼挤挤”们的缔造者们可曾想过住户们将在这样的屋檐下怎样憋屈地生活?
笔者开始想用题目《楼挤挤的背后是管松松》,再一想,不对。这应该不是报道中说的“管得不力”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有管啊。叫“管松松”岂不是高抬了他们?“楼挤挤”的背后,套用网络流行语,站着的就是“管空空”。不但没管,还可能纵容,甚至帮忙,或者出谋划策都说不定。这绝非臆造,是因太多的黑色幽默一次次地浸淫着人们的眼帘和心扉。面对这样一个可谓城建与监管职能部门责任断裂的标本,当地规划局该如何作答?又能如何作答?其实,类似的答案已经看到了许多,跟“楼脆脆”似的,那些离奇的解释让人一次次地见证了什么叫大事化小乃至大事化了!
只有在“姥爷”的纵容下,才会滋生出建筑家族的这种畸形怪胎。所以,上级部门绝不能只当消防队,只顾着灭火、善后;应该顺藤摸瓜,下狠药治理才是!(浏星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