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史上最弱”的国奥能走多远?

发布时间:2010-11-15 09:12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中国代表团频奏凯歌、豪取“千金”之时,中国国奥队也终于在小组两连胜之后搭上了16强的末班车。年轻的队员们能在首场惨败的批评声中、队友“微博门”的争议声中振作崛起、走出低谷,单从这一点来说,配得上鼓励的掌声。

但是,在面临着青少年人才断层、青训体制不完善以及技战术落后的层层危机下,这支被称为“史上最弱”的国奥队虽然拼劲十足,接下来已很难在一场定胜负的淘汰赛中带来惊喜。

这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灭自己威风”,却是三场小组赛后,我们看到的颇为无奈的残酷现实。

首战日本,当一些执著的球迷还在期盼着一场惊喜胜利时,比赛的悬念其实从一开场就已经没了。

原因很清楚,在奥运会适龄球员选拔范围上,我们是用几千人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去对抗日本几十万人的足球人口。而近年来,人才匮乏、“矮子里头拔将军”早已成了中国各级国字号教头面临的头疼问题。所以,这样一种已经输在了起跑线、毫不夸张地说是“以卵击石”的对垒,怎能不败?

更何况,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足球根基的断层上,还体现在落后的青训体制、技战术打法单一、低下的现实中。

与日本之战无需赘言,尽管一对一拼身体、速度,国奥球员不落下风,但是在整体技战术水准、高强度下的传接配合以及大局观上,与对手早已不在一个档次,比赛过程和最终的失利便是例证。

次战弱旅吉尔吉斯斯坦,国奥全场17次射门才换来最后时刻逆转的两球,而且在进攻不利时又回到了边路起球、拼头球的老路上,这样的单一打法对阵弱旅还算能蒙混过关,但面对淘汰赛上的强队能奏效几何,球迷们心知肚明。

除了技战术外,突然爆出的王大雷“粗口事件”更让人看到了封闭集训下青少年球员们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王大雷的那句轻描淡写地回应——“我并不认为那些话脏”,让人难以理解这个20岁出头的大男孩心中的道德水准,也再一次向中国足球青少年培养模式狠狠地掴了一记耳光。

尽管今天国奥赢球了,但是在接下来的某一场比赛戛然而止后,足球的管理者们除了总结亚运会的得失,更应该认真审视一下中国足球现在脆弱的青训体系:专业的足球学校应该以何种方式培养球员?职业俱乐部、体育管理部门和大中小学校又该以怎样的角色和模式去挖掘、培养足球人才,这样的探讨和落实,对于问题多多的中国足球来说,远比打进前八,冲击世界杯、奥运会这些指标更为实际。

因为,对于已经宽容到家的球迷来说,他们更期望看到的是有质量的过程、技战术的提升和拼满90分钟的韧劲。而比赛结果,对于今天的中国足球来说,早已不能强求。

(作者:记者岳东兴 李铮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