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切换图片

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才是强国?

发布时间:2010-11-15 06:28  来源:钱江晚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三高经济”令人心惊(来源:新华日报)

“2010亚洲经济合作论坛”上,专家刘福垣的一番话引起了轰动效应,他说:“我们没有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政府政策的产物,拉动内需物价就要上涨。物价上涨正是在拉动内需的一个反应。我们中国要想成为强国,非得是‘三高’。即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

这番具有国际视野的“三高强国论”,表面上看的确是高。欧美发达国家确是高收入高消费,手中攥着的也是坚挺的硬通货。不会种田看邻居,既然同样一份快餐,中国卖8元人民币,美国卖8美元,因此涨价的路很长,“强国经济”空间很大。用专家的话说“物价不涨不行,咱们就算涨40年也赶不上美国的物价”。

不过专家也低估了中国人“储蓄”能力,“海豚(囤)族”囤油囤面囤药丸,纷纷超额完成拉动内需的重任。3日,惊闻深圳的主妇们纷纷南下香港扫货,购物车里,塞满的不再是奢侈品和化妆品,而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深圳主妇香港“打酱油”,以此看,物价赶英超美“四十年太久,只争朝夕”。

至于“钱价”何时与天公试比高?无需专家施压,欧美诸强早就纷纷亮剑,美国众议院不久前通过针对中国人民币汇率法案便是一例。昨天香港股市再创两年新高,国际热钱纷纷静候“钱价”佳音,在家门口割中国人的麦子。

再说“人价”。专家也承认,现在物价上来了,人价(收入)没上来。“那怎么办呢?就要给低收入的加大补贴力度”。我想,中国13亿人口,目前仍主要集中在低端制造业和农业,大涨工资意味着低成本优势一去不复返,厂子一倒工人失业,单靠政府加大低收入补贴力度,恐怕心有余力不足。看来,“人价”普涨还要几代人的努力。

谢国忠说,中国已进入通胀时代,事实上,只要工资上涨速度快于通货膨胀,这就不是一件坏事。但与专家设想相悖的是,“三高”扭曲为“两高一低”——物价高、钱价高、人价低,这才是应该直面的现实。如果我们对通胀不提高警惕,甚至掩耳盗铃、漠视民生冷暖,“人价”亚非标准、“物价”欧美标准、“钱价”英镑标准,这样的“强国梦”作价几何?

其实,几十年来中国能够繁荣多拜“高增长、低通胀”所赐,这也是所谓中日韩“东亚奇迹”的精髓。幻想着“三高强国”,实为“物价钱价”上涨鸣锣开道,对外是打肿脸充胖子,对于老百姓则是画饼充饥,饿了自家肚子。(付瑞生 原题:“三高强国”只是通胀的美丽幌子)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