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必须按照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11月4日《镇江日报》)
孩子是国家和人类的未来,发展学前教育的意义无须赘言。中国人特别爱自己的孩子,但无数中国人组成的社会却连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情都没办好,这本身就是很吊诡、很丢人的事。解决“入园难”是民众的强烈呼声,普及学前教育写进了国家教育发展纲要,如何顺应民意、落实政策就提上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
发展学前教育首先要找准正确的方向。学前教育具有公益性质,不能完全搞市场化,而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同时鼓励社会参与,在这方面人们已逐渐形成共识。笔者认为,“以政府为主导”还应进一步明确为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以民办幼儿园为辅。为何如此,原因多多,笔者只挑一点来讲。
眼下,幼儿园收费不可谓不高,按说办幼儿园是有钱可赚的,民间资本也很充盈,却为何没有多少人愿意投资办幼儿园,而宁肯去炒楼、炒姜、炒蒜呢?关键在于办幼儿园风险太大。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中宝,由于年龄小、不懂事,孩子们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幼儿园在保证孩子安全方面责任太大、风险太高,一旦出了事故,给孩子造成健康和生命损害,一般的民办幼儿园根本负不起这个责任。所以,办幼儿园虽然赚钱,但其承担的高风险让民间投资者望而却步。在这方面,公办幼儿园相对要好一些,因为背靠政府,有政府部门托底,一旦出了事故有政府部门出面协调解决,相对减轻了园方的压力。而且,公办幼儿园直接受政府管理,更能够落实办园规范、执行相关规定,因而更让人放心,更受家长信赖。
之所以强调以公办幼儿园为主,是因为在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的大前提下,地方政府发展学前教育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取向或模式,分别以北京和广东为代表。前不久,北京市政府要求各区县将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立的原则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稳定并扶持部门办园,鼓励规范民办幼儿园”,在2015年之前建设和改造600所幼儿园,将街道、乡镇、小学附设的幼儿园转制成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显然,北京市是在朝着“以公办幼儿园为主”的方向努力。与北京市有所不同,广东省则将“政府购买服务”作为普及学前教育的重要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民间办、政府买,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开办幼儿园,向社会提供学前教育服务,政府则以“购买”的方式为民办幼儿园提供的服务埋单,从而保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虽然这两种模式都彰显了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上的责任,但如前所述,“以公办幼儿园为主”这种模式显然更优一筹。涉及儿童的问题都应视为特殊问题,学前教育可谓特殊教育,幼儿园可谓特殊单位,政府舍得花钱未必就能办得好,还要时时悉心看管、照料、呵护,承担起经费投入之外的种种责任。这个道理,与花钱买不来对老人的孝顺、雇人带孩子总不如自己带的道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