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如何引才、留才成为各地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吸引人才看看各地怎么做
杨钊绘
“创业助理”受到了常州许多创业海归的欢迎。图为常州科教城的“创业助理”(左一)在帮助海归余建定的公司在制定发展规划。
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国内许多地区都具备了良好的创业环境,但在当下,好酒也需要包装和宣传。深圳设立的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中心改变了“在家等人才,开会招人才”的传统引才方法,深入到国际社会中聚人才、争人才。昆明聘用“引才特使”,利用人脉网络,与海外人才建立点对点的直接联系,以才引才。
虽然引入了人才,但要真正留住人才,还需提供周到的服务。北京留学人员服务大厅尝试小额创业资助,提供全方位服务;江苏常州推出“创业助理”,加速海归人才的本土化;浙江衢州更是打出“温情牌”,成立“留学人员和家属俱乐部”,为海归及家属提供了交流学习、增进友谊的平台。
引才的结果怎样,招数的效果如何,有没有“杀伤力”,还得听听海归们的意见。
招数效果如何,听听海归怎么说
落户衢州的海归翁袁媛,谈到当地的“留学人员和家属俱乐部”时赞不绝口:“在这里,我可以与其他海归交流,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也会参加我们的活动,有问题可以直接和他们交流,这是个很好的渠道。”对当地政策的不熟悉,是翁袁媛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得知常州推出的“创业助理”新招时,她说:“这个政策很不错,我要建议我们当地政府也推出类似的政策。”
“‘创业助理’为我们公司分担了大量的工作。”提及“创业助理”的工作,落户常州的海归黄晓感激地说。常州推出的“创业助理”,给黄晓创办的常州嘉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不少便利。
黄晓表示,自己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对国内的情况比较陌生,因此“创业助理”帮了自己的大忙。虽然只是“助理”,但这些人都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江湖”,对当地政策了如指掌。“因为有了‘创业助理’,我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技术研发和市场调研上。”黄晓如此评价“创业助理”对公司的帮助。
服务海归,政府还需继续努力
能够帮助企业做强做大的措施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海归看重的唯一东西,还存在非工作因素影响着他们的选择,比如,子女教育和配偶就业问题。海归一方面要追求事业成功,另外一方面也要追求家庭美满。然而在现实中,海归却常常面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窘境。
海归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格外重视。然而国内的教育资源分布却不均衡,许多地方无法提供让海归满意的教育条件。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在学校配套设施上,常州这样的二线城市仍存在不小差距。黄晓的孩子在美国出生,今年刚满3岁,正是上幼儿园的年纪,然而黄晓却一直在为孩子的入幼儿园问题发愁,因为常州许多幼儿园不愿接收有海外背景的孩子;少数愿意接收的幼儿园,又无法令黄晓夫妇满意。
创业成本高是海归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海归创办的企业多集中于高科技领域,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很高。大部分优秀人才更向往一线城市,身处二线城市的海归企业要想吸引顶尖人才,必须支付高薪,这就增加了企业的负担。黄晓希望政府能够对自己的企业在税收上予以一定优惠。
通过引才新招系列报道,我们发现各地的引才招数层出不穷,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引才、留才的一些问题,但这些招数并未解决海归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各地在扶持海归创业时应加强与海归的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便提供更周到的服务。(柳思思 杨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