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不值得标榜,更不能成为排斥、拦阻人口自然流动的借口。“三高”倾向严重的城市,恰恰是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城市,不仅不宜居,其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
近日有专家表示,高房价、高租金和高生活成本(简称“三高”)应成为控制北京等特大城市人口无序膨胀的唯一生态门槛。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了公众热议。
让“三高”成为人口向大城市流动的准入门槛,这话听起来就冷冰冰的。试问有谁会不在乎“三高”?似乎只有花钱不心疼的富人,而富人在大城市人口中毕竟只占少数。即便现在跻身富人阶层,曾几何时也很可能是在城里打工的普通劳动者。一个只供富人生活、只有富人居住的城市不仅不宜居,也是不可持续的。“三高”倾向严重的城市,违背了“包容性增长”的要求,不值得标榜,更不能成为城市的门槛。
大城市的魅力在于,不同收入阶层的人各得其所,不管是住廉租房、经适房,还是住豪宅别墅,都平等地享受城市资源和发展成果,平等地享受公共服务带来的便利和快乐;大城市的魅力在于,有多层面多选择的发展机会和创业空间,可以让每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实现梦想;大城市的魅力在于,有的人可以开好车、出入星级饭店,但并不妨碍有的人乘公交车、进小餐馆;大城市的魅力还在于,高档写字楼里有金领白领来来往往,小巷窄街有小商小贩的立足之地。城市的大门应该是对所有人敞开,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留下抑或离开,而不能简单武断地排斥、拦阻人口的自然流动。
大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加剧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企等城市病,使大城市生活成本不断上升。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需要通过发展经济、科学管理,不断予以治理和完善,使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合乎绝大多数人的承受力,而不是任其一路攀高。以住房为例,过快上涨的房价不光在特大型城市,而且在众多城市都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支付能力,不利于进一步改善民生,也不利于房地产业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甚至会影响其他产业发展,最终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因此,坚决抑制高房价,把国家楼市调控政策落实到位,让房子回归它主要用于居住的特性,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使人人住有所居,乃各地政府部门的当务之急。以治理城市病为由维持高房价,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而拿“三高”来充当城市门槛,更是缺少起码的人文关怀,与和谐社会的理念背道而驰,也会助长贫富差距的扩大。
治理大城市人口过快增长的根本之道,在于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差别。眼下,各地都在大力发展经济,拆旧建新,修路盖楼,把城市建得现代、亮丽。但是,缩小地区差距,让城市更宜居,不能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基础设施等硬件上,还要更多地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在北京,许多“北漂”宁愿忍受常年住地下室、吃方便面,因为他们看中的是别的地方所缺乏的文化氛围、发展平台和向上流动的空间。只有创造人人平等的发展机会,才能真正逐渐缩小地区间的差异,使每一座城市都焕发出不同的活力和吸引力。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正是大城市通过科学管理有效抑制“三高”、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城市理应不断追求的发展路径。(富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