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仅用6度电的张青田老人(来源:华龙网)
不合时宜的感性抒情,有时会因遮蔽了应有的理性判断,而显得廉价不堪。比如,昨日一条名为“老人5年仅用6度电”的新闻,引起舆论特别的关注,其中一些对“节能”的关注点就有些偏题,因“节能”而感动得哭,更让眼泪变得廉价。
故事是这样的:重庆一名村官无意间发现,开县一户老人家的电表5年来只走了6.1度,村官将此事发到网上,引起热议。老人名叫张青田,74岁。两间房各挂着一个5W灯泡,它们是家中唯一的电器。
5年只用6.1度电,每天只用0.0033度电。只看这些,确实堪称“节能先锋”。但若关注点仅停留在如何省电节能上,显然偏离了新闻本意。对于唯一家电是5W灯泡的偏远
山村的老人来说,确实没有什么地方能用上电。所以借此呼唤社会低碳节能意识,就如与饥民讨论“何不食肉糜”一样毫无意义,且惹人反感。
“5年6度电”的价值应该在于此事所凝聚的社会关注效应,而要想让此效应发挥最大的正面价值,前提就在于舆论焦点不偏移,能精准聚焦新闻点——借此事件,全方位呈现一个孤独无依的农村五保户标准的日常清苦生活标本。
只要用心体会,当能发现“5年6度电”里所散发出的丰富意蕴——那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苦,哪怕当事人因生长于斯而习惯甚至忘却了这种清苦。但这需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换位思维,而不是无意识地站到一个俯视旁观的角度,对着老农清贫的乡村生活范式过度抒情,大赞其吃苦耐劳安贫乐道,为极端节能的生活方式而大肆感动。因为在自己空调房里对着茅屋唱低碳赞歌,显然毫无意义。
推而广之,城市底层民众的生存困境,又有哪些类似的“节能震撼”等着我们发现,亟需得到改善呢?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如何反哺民生,如何让最需要保障的人群的生存状态、生活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这些都需要制度化应对之策。
张青田说“啥子都是村里给的,个人节约了,村头就节约了”。这是农民最朴素的感恩意识。只是这种个人的微弱努力,在每年巨额的“三公”消费面前被消解于无形。意义或许有限,但这话却振聋发聩,值得公务人员和公共机关反躬自省。
在一个热衷讴歌苦难美学的国度,“5年6度电”无疑十分符合苦难美学标准,会引起人们由衷的赞叹和敬意是自然的。可我们也有必要保持一种清醒的警惕,防止在歌颂苦难者的坚忍中,丧失了个人理性判断,迷失政府完善公共治理的方向。
另外,张青田的话里其实还隐含着“不给政府添麻烦”的意识,其实这种意识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可这完全是和现代行政伦理相悖。从根本上说,政府机关为民服务,是其职责所系。受雇于民,怎能不跑腿办事?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人人都没有麻烦去添,那反倒真的麻烦了!所以,面对“5年6度电”新闻,我们别慌着去过度抒情,而是多想想它背后蕴藏的深意,想想如何完善措施,消弭这种过度苦行僧式的生存方式吧。(李晓亮 原题:请先别对“5年6度电”廉价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