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历时最长的为中小企业减负行动,从今年6月国务院成立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开始,已进行了四个月。这次大清查公布了中国企业17项最重负担排名,其中环保部门成负担最大来源。(据《中国经济周刊》)
此次高调调查“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培训、乱排比、强迫指定服务以及参展、参评”等项目,通过对268家企业进行问卷,结果让人有些错愕:环保部门、行业协会、质监部门是造成企业负担的前三名。
在人们的印象中,环保部门多是为公共利益孤军奋战的悲壮形象,而这个调查却颠覆了人们的惯常思维。
知道环评吧?环保法规定,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企业在开办、合并、扩建、转让时,均需经环保部门的审批,审批前则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然而,当权力被污染,环保执法就会“有气无力”,加上浓厚的行政推进色彩,环评天然存在可能被挪作他用的弊端。正因为在环保审批、环评、验收等环节中存在寻租机会,致使其间猫腻多多,如利用项目审批、资金分配等权力搞权钱交易;帮助企业虚编、包装项目从而套取私分环保专项资金;环保创建评比中非法收受钱财;环境治理工程建设中接受商业贿赂;贪污挪用排污费;环境执法和监测中拿好处,包庇企业,出假数据……不一而足,公权力异化成了牟取私利的利器。近几年,环保系统腐败窝案群体案件多发,上升态势明显,就是证明。
而乱收天价环评费也加重了企业负担。某企业提供的一份《环境影响评价书》显示,监测费3.5万元、大纲编写费1.5万元、报告书编写费4.5万元、专家评审费1.5万元、评审会务费0.6万元、税费1.13万元,合计12.73万元。按照惯例,环科院将拿出30%左右的环评费,以“环评协作费”的名义返还给手握审批大权的环保局,促使环评报告顺利通过。剩余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作为提成,分配给项目的牵头人,而真正的环评成本则微乎其微。
环评号称是阻挡污染企业的第一道关口,但可悲的是,不少环评报告几乎无用,加之缺乏公开、透明、独立监督、事后惩罚的评价体制,部分污染企业在环评审批的“掩护”下,不该上马的上马了。部分地方的环保部门不仅给企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其环保不作为、环保腐败、环保乱收费等,更成了另一种环境污染,其危害比一般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更严重,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