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大接访”门庭若市不见得是好现象

发布时间:2010-10-23 07:00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广州市领导集体“大接访”市民带干粮连夜排队。“广州市领导公开接访活动”18日举行,广州市四套班子包括市委书记、市长、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率21个市直属部门负责人,在流花展览中心接受群众信访。尽管工作人员提醒市民请尽量选择就近上访,但流花展馆主会场17日晚上已有20多位市民通宵排队,大多还背着水和干粮,用报纸、纸盒打地铺。“捱一个晚上没关系,最紧要能见到大领导、解决问题。”这些连夜候场信访的市民准备反映的是房产证“难产”、社保、劳动纠纷、拆迁补偿等问题。

  (10月19日中国新闻网)

  背着水和干粮通宵排队,这样的场景,恐怕只在购房现场出现过。显然,市领导集体“大接访”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对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然而,市民们越是对“大接访”热情高涨,“大接访”门前越是“门庭若市”、队如长龙,暴露出来的问题就越发人深省。

  官民沟通渠道不畅。见领导一面难、向领导当面反映问题更难,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果能够随时跟领导沟通,能够及时把自己的问题和意见传达给领导,市民们何至于要赶在“大接访”的时候来彻夜排队?尽管主办方表示“广州市领导与群众直接对话沟通已经成为常态”,但事实证明这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各级部门和领导没有尽到职责。很多问题,其实各级部门和领导完全有责任、也有能力给予解决。正是由于他们工作没有做到位,才导致市民“越级”反映问题。只有见到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假如问题能在局长那里解决,市民不可能去找区长;假如问题能在区长那里解决,市民不可能跑到市长门前去排长队。

  人治大于法治。找领导,而不找法律;寄希望于“包青天”,而不是拿起法律的武器为自己维权——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到底是市民们法律意识太淡薄,还是我们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抑或是有其他原因?还请各级干部扪心自问。

  不过,不管怎么说,广州的市民还算是比较幸福的,他们还有机会背着水和干粮去排队。个别其他地方的市民,连这样的待遇都享受不到呢。

(作者:乔志峰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